產經

宏觀剖析:環球衰退似成定局

美國核心通脹或已見頂,但英國及歐洲的指標仍處上升趨勢。 美國核心通脹或已見頂,但英國及歐洲的指標仍處上升趨勢。
美國核心通脹或已見頂,但英國及歐洲的指標仍處上升趨勢。
已發展經濟體的企業、消費者及市場似乎已因應經濟衰退即將來臨這個觀點作出調整。與此同時,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已停止有關經濟「軟着陸」的言論。同樣,英國政客不再表示能夠在通脹處於40年高位的情況下,使用借入資金來增加支出及減稅。如此看來,決策者目前有助釐清現實的做法令人鼓舞。
遏通脹勢損經濟增長
抑制通脹及物價恢復穩定,這對於企業合理地計劃及投資而言相當重要,而利率下降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消費者面臨的歷史性生活成本危機。對投資者而言,這可能會令估值回升,但倘若俄烏衝突開始加深及美中關係發生變化,以致地緣政治裂痕擴大,所有押注都可能會落空。
地緣政治局勢惡化很可能會使世界朝向比預期更甚的「滯脹」方向發展。倘若就業市場仍然維持穩健,不排除「工資物價螺旋上漲」將進一步加劇通脹及抑制增長。可憾的是,要令物價回復穩定,失業率將需要進一步攀升。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利率都有可能需要進一步上調。
即使經濟衰退的影響尚未顯現,接受衰退即將到來似乎是目前的關鍵。抑制通脹的代價將是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及失業率上升。
若要產能縮減或閒置足以抑制工資、物價和通脹,美國經濟將須大幅收縮,預料明年第二季的失業率將因此升至非加速失業通脹率(NAIRU,美國估計為4.5%)以上,而明年底的失業率更將達到7%,相當於目前失業率約兩倍。
現時預期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跌1%,而明年的調整可謂勢在必行。鑑於認為美國將大幅抵銷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的強勁增長,因此作出明年環球經濟增長1.3%這樣略偏溫和的展望。
非美央行2023難減息
各國央行計劃透過抑制需求,使企業更難轉嫁成本,並迫使他們進行重組,以改變這種狀況。但到目前為止,只有科技業受到影響。該行業在疫情期間大規模擴張,現時正針對商業活動水平轉弱而進行調整。然而,從整體經濟角度而言,裁員率雖有所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從美國就業人數及就業報告中可見,企業們的招聘僱用仍在擴張。
目前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於明年第一季升到4.5至4.75厘目標區間後見頂。可是,美國以外的已發展經濟體系央行或不會於明年「轉向」減息。
美國的核心通脹指標(剔除包括石油及食品在內的波動性較大的項目,以更清晰反映相關價格趨勢)或已經見頂,但英國及歐洲的指標仍處於上升趨勢,這或會令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將通脹率回落至2%左右目標的難度提升,加上歐央行及英倫銀行剛加息半厘後,仍表示會繼續加息遏通脹,經濟增長前景有可能迅速惡化。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