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逆風重創 華經濟預測再降

亞洲開發銀行再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 亞洲開發銀行再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
亞洲開發銀行再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
亞開行料今年僅增3% 明年續受防疫樓市夾擊
中國11月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投資及工業增加值數據出爐前,亞洲開發銀行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料今年僅增3%,是繼今年4月的5%、7月的4%及9月的3.3%後第三次狠劈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也警告,或因新冠肺炎病例激增而再削內地經濟預測。不過,摩根士丹利緊貼高盛、野村等投行步伐,調升明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至5.4%。
亞開行今次再下調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預測,揚言主要受3大逆風因素影響,除了俄烏衝突及全球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加快經濟放緩外,中國「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下反覆封城措施亦正在減緩區內復甦速度。由於俄烏衝突可能使大宗商品價格再次飆升,刺激全球通脹並引發進一步貨幣緊縮,區內經濟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仍存在。
內地疫下限制及低迷的樓市,成為亞開行不厭其煩地再下調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的原因。考慮到11月疫情零星散發和多輪封控措施,該行認為,將再次拖累內地家庭需求復甦,未來房地產亦繼續受壓,因樓市未回穩及近期撐樓市措施需時見效,故把今、明兩年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較9月時再減少0.3個百分點及0.2個百分點。
大摩唱反調 調高來年GDP預測
疫情重創經濟多時,IMF格奧爾基耶娃指,即使近日內地防疫限制鬆綁,未來幾個月也將帶來暫時性挑戰,因感染人數激增下,更多人或無法投入勞動力市場,故IMF很可能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即10月時預測的3.2%及4.4%或再遭調降。
據報內地將如期舉行原定周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際,國家統計局指,據工作安排,取消原定周四舉行的11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改為網絡發布,獲外界視為當局對防疫鬆綁的決心不變。
摩根士丹利亦指,內地放寬防疫措施步伐較預期快,配合積極寬鬆政策,明年經濟可望反彈,故調高明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0.4個百分點至5.4%,並估計確診宗數在農曆新年前後見頂,當局不再收緊防控措施。該行又料,到明年首季底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將恢復至今年6、7月水平,餘下時間亦會持續恢復至高於疫情前水平。
大多經濟學家指出,內地經濟於明年初將遭遇陣痛,但比起防疫封控對經營的影響,供應鏈風險仍屬可控。大摩亦估,中港兩地明年初將恢復免檢疫入境通關。
專家:投資轉向增加型消費
一直被外界視為人民銀行顧問的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更再開金口,早前發表過明年經濟目標勢「保五」言論的他,進一步指出內地需擴大消費,提升低收入階層收入,而重點是要轉向增加型消費。目前內地投資結構已變,在整體投資排序中,過去比重依次為製造業、基建及房地產,俗稱帶動投資的「3大引擎」。惟近年緊隨製造業及基建之後,第3位已變為服務業,房地產則跌至第四位。劉坦言,此趨勢未來或難變,投資重點轉向反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及人力資本提升的要務。
無獨有偶,國務院昨印發今年至2035年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強調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
亞開行最新經濟預測亞開行最新經濟預測
亞開行最新經濟預測
內地經濟發展評述內地經濟發展評述
內地經濟發展評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