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財新製造業PMI勝預期 仍陷收縮區

內地生產收縮及外需不振,打擊製造業。 內地生產收縮及外需不振,打擊製造業。
內地生產收縮及外需不振,打擊製造業。
內地似乎逐漸給防疫措施「減辣」,惟之前全國多地爆發疫情,地方政府一直實行極嚴格防疫限制,已打擊經濟活動和削弱信心。反映民企為主的財新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49.4,雖連續第二個月回升兼高過預期,但已連續4個月低於50盛衰分界線,處收縮區間。
渣打調低GDP增長預測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指,生產收縮、外需不振及就業惡化等增加製造業企業的經營壓力,而供應商供應時間指數是PMI的逆向指標,疫情導致的供應時間延長部分抵銷PMI的降幅,致11月製造業景氣度下降程度被低估。外媒報道,廣州、鹽田和蛇口等港口堆積大量空貨櫃,與去年完全逆轉。
周三公布的同月官方非製造業和製造業PMI更差,渣打銀行研究報告表示,鑑於兩者均創4月上海封城以來最低,內房和防疫政策轉向雖利好明年內地經濟前景,惟對12月的推動力較弱,故分別調低內地本季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1.4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至2.9%和3%。
A股明年料吸資2340億
不過,受惠多地疫情防控逐步放寬,滬綜指周四曾升至3,198點,逼近3,200點,最終收報3,165點,升0.45%;深成指亦升1.4%,收報11,264點;創業板指數收升35點或1.53%,收報2,381點。滬深兩市主板成交時隔半個月再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錄近1.06萬億元,外資透過滬、深股通淨買入逾114億元A股,創11月14日以來新高。
高盛稱,內地經濟明年增長將呈「前低後高」態勢,全年GDP增長4.5%,2024年更加速至5.3%,維持A股市場「增持」評級,料估值明顯回升,其中旅遊、餐飲、娛樂及航空回升空間較大,還能淨吸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外資,又謂A股中長線將跑贏港股。
該行估計,人民幣兌每美元未來3個月將走弱,惟未來12個月有望走強,料2025年底將升至6.5。離岸價周四高見7.0254,其後回吐至7.0912;在岸價收報7.0791。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