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內銀撐內房 風險可控

內地推出一連串支援房企政策,當中包括國有銀行向部分開發商提供授信。 內地推出一連串支援房企政策,當中包括國有銀行向部分開發商提供授信。
內地推出一連串支援房企政策,當中包括國有銀行向部分開發商提供授信。
隨着內地宏觀經濟持續轉弱、房地產市場情緒依然低迷,民眾恢復購房信心的主要障礙包括:停工的已售房地產項目;從大型已發生債務違約開發商購買房產的意願。
繼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銀保監會發布「254號文」,提出「16條措施」以支撐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業之後,早前又推出了多項政策,包括:人行向6家大型國有銀行提供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免息再貸款,用於支援「保交樓」;大型國有銀行宣布向部分開發商提供授信。這表明穩定房地產業的相關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出台。
支持優質大型國有房企
近期宣布向地方政府提供2,000億元政策性銀行貸款、向國有銀行提供2,000億元再貸款,均是專門用於已停工項目復工和「保交樓」。
11月23日及24日,多家大型國有銀行宣布向部分開發商提供資金支援,主要形式為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併購貸款、銀行擔保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支持是意向性的,可能不具約束力。與此同時,銀行業似乎也在控制風險,目前是與最優質的大型國有房企、準國有房企和強健的民營房企合作,其他「高風險」的民營房企基本上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至於已發生債務違約的大型民營房企,無抵押貸款、債券及表外融資可能是改善流動性的最有效方式,原因在於它們已經很難再提供有價值的抵押品或尋求地方政府支援以獲得融資。然而,銀行業截至目前仍未提供這種支援,無抵押貸款往往損失率較高,估算最高可達90%。民眾購房信心恢復仍面臨挑戰。
銀行體系料損失逾萬億
銀行業與房地產業緊密相連,估算銀行業的房地產敞口約為88萬億元。儘管最近出台更強而有力的刺激措施和資金支持,房地產業下行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給銀行體系造成1.4萬億至1.5萬億元的損失。
假設損失確認在3年內平均分布,銀行業不良貸款覆蓋率將從今年的203.8%下降至2023年的141.8%,2023年淨利潤將下降16.3%。整個銀行體系資產負債表上的不良貸款準備金高達6萬億元,若有需要可用來登出不良貸款。故目前來看,預計不會發生銀行業危機。
然而,預計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將承擔更多幫助房地產業擺脫困境的成本,肩負着更多的國家任務。因此,如果市場反彈,國有銀行可能會跑輸。
瑞銀大中華金融股票研究主管 顏湄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