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上月通脹2.1% PPI兩年首跌

內地自十一長假期後,消費需求再度回落。 內地自十一長假期後,消費需求再度回落。
內地自十一長假期後,消費需求再度回落。
內地面臨通縮的憂慮逐漸浮現,防疫封控措施拖累供需恢復步伐,加上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下行迫使生產企業降價,10月反映上游生產物價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出現近兩年來首次負數,按年跌1.3%;同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幅亦放緩至2.1%,重返5個月前水平。分析料,年底至農曆新年節日消費需求推升物價幅度或有限,但明年經濟增速將反彈至4.5%。
野村估本月CPI僅漲1.8%
受十一長假期等節後消費需求回落、去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CPI漲幅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由9月漲12.1%轉跌8.1%,惟豬肉價仍飆51.8%,按月亦漲9.4%,增幅分別較9月擴大15.8及4個百分點。不過,如扣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按年續升0.6%。
由於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續降,導致PPI指標緊縮。如煤礦產業價格按年跌16.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更重挫21.1%。一旦防疫封控行動升級、人民幣計價出口增幅減慢,野村證券憂內地物價或受壓,本月CPI進一步放緩至1.8%的按年增幅。礙於高基數影響,本月PPI可能仍跌1.1%。內地與其他工業國之間的PPI表現差距愈大,意味內地在製造業訂單的競爭優勢愈多,有助提振內地出口,惟全球經濟增長惡化正削弱外需。
瑞銀料明年經濟增長4.5%
然而,按瑞銀的基準情景預測,明年防疫形勢好轉、房地產下行的負面影響消退,內地經濟增速將回升至4.5%,即使出口增速料從今年的8%放緩至1%,明年第二季後內地消費有望強勁復甦。摩根士丹利亦指,全球基金可能在明年重返中國資產,直至2030年為止8年期間每年流入規模1,200億至2,000億美元。
已獲內地政府委以深化改革開放重任的前海,昨發布全球服務商計劃,積極招引全球50大、內地20大的現代金融、商貿物流、訊息服務等8類全球服務商,並將每年提供不少於10億元人民幣產業扶持資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