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巨企盈利吹淡風 經濟頹廢股長空

美股正處業績期,多家世界級巨型企業的經營表現露出疲態,盈利預測展望更大吹淡風,對前景審慎之下,縮減投資應對逆境漸成新常態。世界競爭力最強的美國巨企如是悲觀,其他中小企業就更難過日子,預示全球經濟衰退厄運難逃,眼前環球股市不濟,豈無原因?有心理準備,俄烏戰爭、通脹與能源危機將跨越明年,歐美經濟惡運將至,若中國的復甦故事仍未兌現,整個亞洲都難獨善其身,環球股市萬里長「空」,全球攬炒將會成真!
也許,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拖累全球金融市場全面崩盤,美國聯儲局祭出「無限量寬」貨幣政策,為全球央行「放水」派對掀起序幕,當日各方早要有心理準備,日後必要承擔無限透支未來、衍生極端資產泡沫的惡果。歐、美本心存僥倖,以為可在疫後有序收水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誰知今年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歐美罔顧後果施以金融制裁,致改變世界能源及糧食格局,嚴重激化通脹,繼而中國不惜代價堅持奉行「動態清零」防疫政策,變相「人為地」讓全球承受中國需求大減速。
去年聯儲局錯判物價形勢,致今年以來要激進加息抗通脹。問題是,至今仍未見通脹大幅回落,意味聯儲局要繼續「鷹」擊全球。避險情緒高漲,加上息差因素,造就了強美元的超級行情,大量國際資本湧入美國,美股估值得以繼續高企,撐着美國經濟。可強美元猶如「雙刃劍」,匯兌影響打擊美國企業的海外收入,這從近日多家大型美企的業績中得到印證,且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出現。
另一方面,美國不停地推動中美硬脫鈎,對於美國科企而言,意味損失大量訂單,供應鏈斷裂,市場規模縮小,前路難行;而被圍堵的中國,經濟受衝擊,再加上防疫影響,需求大幅放緩,兩大經濟體博弈的代價非但損人累己,更拖累全球。觀半導體業好景不常,世界各大晶片廠盈利見頂回落,要急削資本開支應對,變相已為全球經濟衰退敲響喪鐘。
股市表現一般走在經濟之前,眼前中港股市的不堪,大概就在預示經濟冷風勢要跨年。美股近日大幅波動,企業盈利前景利淡的影響尚未完全反映,未來數月消費與就業情況或現較大變化。歐洲方面,能源短缺下歐洲企業生產力大減,經濟衰退已無懸念。至於亞洲,誠如國際機構所言,中國經濟不景,整個亞洲都難有運行。如是者,全球3大經濟區域都不見樂土,且物價高企,利率續升,資產價格大調整,將蒸發巨量財富。接下來將出現的畫面,是企業倒閉、政府財政不穩、社會動盪、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大蕭條的景象隱隱若現。
眼前這場大逆風,非個人、企業或單一經濟體可以扭轉。若然中美能找到共存的新起點,確保全球兩大增長引擎繼續運行,大蕭條仍有望避免,只是如今中美關係尚不見曙光。全球股、匯、債、商品市場充滿悲觀情緒,信心變得愈來愈脆弱,且別試圖估底入市撈貨,免陷泥沼。企業要在蕭條中求存,得靠兩招,就是低資產負債率和充裕的現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