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上市變革 望科企雲集

港交所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規則,方便尚未有盈利或業績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 港交所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規則,方便尚未有盈利或業績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
港交所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規則,方便尚未有盈利或業績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
明年修改規則 助雙無公司融資 涵蓋5大行業
港府於施政報告提到,香港交易所(00388)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規則,方便尚未有盈利或業績的「雙無」先進技術企業融資。港交所隨即宣布,擬設立新渠道讓5種「特專科技」的公司上市,並為此展開為期兩個月(至12月18日止)的公眾諮詢,乃2018年容許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及「同股不同權」企業,以及去年吸引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以來,又一主要上市改革!
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坦言,「無水晶球」預測有多少公司會循新制度來港掛牌,但在事前的非正式市場溝通所得,有大量公司感興趣。若諮詢獲市場支持,相信首批按新規則申請上市的企業可用今年的財務資料申請,意味最快明年上半年可落實新規。
所謂「特專科技」是指新一代資訊科技、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以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一聽便知切合國家亟欲擺脫關鍵科技遭外國「卡脖子」、推動「碳中和」以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以及保障食品及能源供應安全。
未商業化市值要求較高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說,集團致力推動本港作為全球創新產業公司首選上市地點,正如增設生物科技章節造就香港的醫療保健融資生態圈,預期今次改革可推動區內以至其他地方於上述5個前沿行業的人才與投資金額增長,同時增加上市公司種類,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
港交所今次招攬的「特專科技」公司分「已商業化」及「未商業化」兩種,其中後者因風險較高,規定較為嚴格,要求上市時預期最低市值要達到150億元,遠高於「已商業化」公司的80億元。「已商業化」之定義為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特專科技」業務之收入至少有2.5億元。
鑑於今次改革是滿足「特專科技」公司之研發所需,港交所同時建議,所有申請人均須於上市前已從事研發最少3個會計年度,而且研發投資金額須佔總營運開支也要達到一定水平,「已商業化」及「未商業化」公司的比重門檻分別為15%及50%。
為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港交所建議「特專科技」公司申請上市當日最少12個月前,已有至少兩名「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各自持有上市申請當日已發行股本5%或以上的股份或可換股證券,而且不得是公司核心關連人士。所有資深獨立投資者於公司上市時的合計投資金額亦有要求,視乎上市的預期市值而定,以「未商業化」公司為例,若預期市值低於200億元就要25%、200億元或以上但不夠400億元要20%,400億元或以上要15%;「已商業化」公司也按此分3級,要求各低5個百分點。
保障散戶 倡5%公開發售
在保障散戶方面,港交所建議降低公開發售部分佔比至5%,而超額認購的回撥機制,公開發售認購比例由最多50%降至20%。同時要求發行人須將至少一半的發售股份分配給獨立機構投資者。陳翊庭解釋,由於這類公司難以估值,具經驗的專業投資者或機構,大多有內部分析研究團隊,讓他們在價格發現過程更多話事權,可以確保市場定價流程嚴謹穩健,同時有利散戶投資者。
施政報告有關金融業發展內容施政報告有關金融業發展內容
施政報告有關金融業發展內容
「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要求摘要「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要求摘要
「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要求摘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