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促亞洲收水 遏物價
央行抗衡強美元 干預匯市14年最勁
亞洲經濟備受美國聯儲局急劇加息、俄烏戰爭推高物價,以及中國經濟滑坡的多重煎熬,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仍呼籲區內央行必須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直至通脹受控。不過,亞洲經濟體物價上漲一大原因正是強美元肆虐全球,除加息外少不免也要入市遏止本幣兌美元貶值、防止輸入性通脹惡化。有統計顯示,亞洲央行今年首9個月的匯市干預力度為14年最勁。
IMF早前亦將亞洲今年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各削0.2個百分點,至4%及4.3%,低過過去20年的平均值5.5%。不過,該機構亞太區部門主管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仍呼籲區內央行學習聯儲局堅持「收水」,直到通脹回落到央行的目標為止,指區內絕大多數國家,不計食品及能源價格變動影響的核心通脹,已在通脹預期和工資上升壓力下變得頑固,亟需密切注視。
斯里尼瓦桑續稱,以主要發達經濟體以罕見速度持續加息會令區內經濟體面對金融環境急劇緊縮、推高政府融資成本,而情況可能惡化,還要面臨俄烏戰爭打擊歐洲對亞洲出口貨品的需求。
不過,正所謂「美元是我們(美國)的貨幣、你們的問題」,聯儲局為挽回顏面,急劇加息對抗通脹,不惜犧牲經濟增長,已從推冧多隻非美貨幣匯價和出口前景轉淡威脅亞洲經濟,加息也抵禦不了美元飆漲的龐大壓力。
首9個月拋售890億美元
專門追蹤全球資金流向的研究機構Exante Data估計,不計中國,亞洲新興國家9月份於現貨市場拋售約300億美元穩定幣值,計及日本則達到500億美元,為2020年3月之後單月新高,換言之亦佔到今年首9個月約56%左右,期內托匯規模達到890億美元,為2008年之後最多。
該機構稱,南韓上月斥約170億美元入市托匯,應該是繼日本(約200億美元)後最賣力者,期內菲律賓、泰國和台灣亦有類似行動。斯里尼瓦桑並無完全否定央行入市托匯的效用,惟認為各國應該容許匯率反映貿易狀況及外圍貨幣政策等基本因素。
籲日續鬆幣策 免添亂
話音剛下,日圓兌每美元周五再創1990年8月之後新低,低見148.2,跌0.72%,每百日圓兌港元低見5.29水平,可見市場已消化日本當局上月規模破紀錄的托市行動。
斯里尼瓦桑的副手潘夫(Sanjaya Panth)稱,以日圓的流動性,日本入市規模相當小,惟不建議日本央行改變其孳息曲線控制(YCC)政策,不如繼續「企硬」通脹可持續地提高前維持銀根寬鬆,以免在當前市場動盪下添亂;況且與中國一樣,日本通脹仍低,不必急於「收水」。
斯里尼瓦桑又說,亞洲公共債務佔經濟產值比重於過去15年大幅上升,尤其是當中的先進經濟體和中國,財政政策應該令總需求較為溫和。
此外,英國基金公司Man Group憂慮,一些新興經濟體恐因美元及美息齊漲出現債務違約,要重組債務,不少正面對經濟增長不足以穩定債務的問題,而債務負擔又會壓抑投資和經濟增長,而情況隨時反過來威脅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的信貸資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