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華經濟復甦態勢偏弱

內地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升0.7個百分點至50.1,而財新製造業PMI下滑1.4個百分點至48.1。同時,統計局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進一步下跌兩個百分點至50.6。即將公布的9月宏觀資料可能顯示經濟活動弱復甦,其中工業生產按年增速回升,房地產銷售按年跌幅收窄,兩者均受惠於低基數。
此外,由於防疫限制持續,社會消費品零售按年增速可能減弱,出口增速放緩,基建投資持續穩健增長。整體信貸按年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0.3個百分點。
此外,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可能上升,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可能進一步回落。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可能僅溫和反彈到2.6至3%。
在即將到來的冬季,疫情形勢仍將充滿挑戰。第四季和明年首季經濟復甦可能依然較弱。雖然目前的一些穩經濟政策可能會在第四季顯現更多成效,特別是基建投資,但基於今年冬季的疫情形勢仍將充滿挑戰,預計在明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召開之前,「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不會出現明顯調整,政府可能會持續微調和優化現行防疫政策。
此外,儘管房地產政策進一步放鬆,專項基建投資基金規模增加,但政府依然沒有出台激進的大規模刺激政策迹象。未來幾個月房地產銷售和建設可能低位企穩,此後僅溫和反彈。因此,預計今年第四季和明年首季經濟活動按月增速放緩,而按年增速分別為3%和2.4%,依然較弱。從明年第二季可能開始防疫限制政策逐步放鬆,政策支持持續加碼,故維持對今、明兩年全年GDP增速預測為2.7%和4.6%。
末季或進一步放鬆政策
雖然市場似乎更多關注本月中旬召開的二十大會議,但本次會議可能並不會商討短期經濟展望或具體政策。相反,二十大的重點是領導層換屆,並討論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政策方向。這些長期目標可能包括可持續發展(包括繼續推進雙碳目標)、創新和供應鏈安全,以及共同富裕等。
相比之下,鑑於第三、四季經濟可能復甦較弱,10月下旬的政治局會議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可能會評估當前經濟發展情況,並討論或出台穩增長的經濟政策,這可能包括進一步下調首付和房貸利率、支持房地產開發商融資、增加基建投資、加大流動性支持等政策支持措施。雖然政府已經出台稅務減免或遞延的政策,但鑑於經濟增速和復甦乏力,其乘數效應可能非常有限。直接給居民發放現金和消費補貼有助於經濟活動復甦,但可能性較低。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 汪濤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