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可持續投資有錢途

可持續投資能應付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可持續投資能應付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可持續投資能應付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研究發現,相比於自稱投資知識水平為初級的投資者,全球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者更有可能相信可持續投資是推動長期回報的關鍵。根據今年環球投資者研究涵蓋環球33個地區超過23,000名投資者(包括500名香港投資者),其中一些調查結果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
港投資者重視氣候議題
全球很多投資者認為可持續投資是確保長遠回報的唯一途徑,當中有68%自稱具備「專業/高級」投資知識水平的投資者表示認同;相比之下,則有52%自稱具備「新手/初級」投資知識水平及43%自稱「中級」的投資者,對此表示同意。
有69%的環球「專業」投資者認同,投資可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等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進程,而氣候變化亦是香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議題之一。對於香港投資者而言,可持續基金最吸引之處,仍然是其能夠為環境帶來更廣泛的影響,其次是符合他們自身的社會原則。
有評論表示,樂見投資經理的角色於可持續投資上起了關鍵作用。他們能協助投資者更深入了解可持續投資,不僅能應付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還可以支撐他們的長遠回報。事實上,亦留意到可持續投資所產生的長遠回報與解決環球環境和社會挑戰的方法之間的固有關係。
投資回報仍是重要考慮因素,超過一半的香港投資者表示,他們專注於帶來回報,同時整合可持續發展因素的基金。同類型的基金亦受61%的亞洲人及60%的美洲投資者注視,而51%的歐洲人則傾向選擇具可持續性特徵的基金。
理財教育促進產品發展
除了根據個人可持續發展偏好選擇可持續投資的方案外,有48%的環球投資者及超過三分之一的香港投資者表示,針對此範疇的教育能推動他們作可持續投資。但有70%的香港受訪者認為,可持續投資產品供應商的透明度和相關數據不足,是他們增加可持續投資的最大障礙,同時,51%的環球投資者亦有此想法。
評論認為,是次調查反映對環保議題的關注仍是投資者尋求可持續投資的關鍵原因之一。然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中的「社會」一環亦不能忽視,人力資本、教育和平等同樣地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議題。理財教育是推動更多資金流向可持續投資的關鍵因素,調查亦顯示投資者實質上希望獲得清晰的指導。隨着愈來愈多投資者能夠了解他們所投資的產品,以及其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投入金融市場作可持續投資的資金亦會愈多。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