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理財創富:疫下失業唔使愁 10渴才行業打救

疫情肆虐超過兩年,百業蕭條,導致本港有逾16萬人無工開。 疫情肆虐超過兩年,百業蕭條,導致本港有逾16萬人無工開。
疫情肆虐超過兩年,百業蕭條,導致本港有逾16萬人無工開。
百業在疫情下蕭條,縱然政府統計處上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6至8月失業率下跌至4.1%,就業不足率亦下降至2%,惟期內「無工開」人數仍超過16萬人。面對經濟復甦緩慢,不想坐以待斃,不妨順勢而為,從當前市場最渴求的工種埋手。是次盤點10大行業,看看能否從中殺出一條血路。
1.移民顧問受惠需求升
受多項因素衝擊,近兩年港人移居外地的數字不斷上升,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撇除單程證內地來港人士,由2019至2021年底,香港人口淨移出逾13萬人。入境處數字亦反映,今年首季港人淨流出數目逾14.5萬人,單季「出走」人數已超出過去3年的總和。
鑑於港人「出走」數字增加,移民顧問成為近期市場甚為渴求的工種,其主要職責是為客戶解答有關移民、海外升學、創業或投資等問題,並指導客戶順利完成整個申請手續。
須熟悉各地政策法例
事實上,移民所需要的文件及手續極為繁瑣,移民顧問普遍要熟悉各地的移民政策及法例,並要時刻留意相關資訊的變動,再作處理,因此不少人都會借助移民顧問的專業去代辦,以減少出錯機會。
2.遊戲陪玩師月薪逾7萬
電競行業日趨成熟,加上疫情催生更多人情願留家玩樂,促使市場重視遊戲產業,更衍生出遊戲陪玩師的新興職業,且經過努力,假以時日可月收數以萬元計,較以前零收入打機浪費時間的概念完全不同,且相較內地及台灣,香港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有媒體早前引述台灣遊戲陪玩平台表示,旗下「陪玩師」多達兩萬名,屬頂尖的全職陪玩師年收入可達360萬新台幣,即月薪30萬新台幣(逾7.3萬港元),因收入不錯,故成為當地年輕人最想做的職業。
事實上,遊戲陪玩師的工作主要是陪伴客戶打機,通常以「一對一」形式進行,有時也會「揪團」陪玩闖關練功。
3.網購平台長招送貨司機
疫下新時代,除了在家學習及在家工作外,連購物都可以安坐家中進行,商家看準商機,不斷改善服務,如增加商品種類、加快運輸物流及優化網頁等,令網上購物愈來愈成熟。
平均每月人工達3萬
以第5波疫情爆發為例,有大型連鎖超市的網上購物平台因訂單急增,每日要設置訂單限額,於高峰時期,最快可收貨日期要等上兩至3個星期,市民長買長有,司機就送貨送個不停,可見送貨服務需求有增無減。
各大網購平台長期招聘送貨司機,有公司招請派貨司機列明平均月薪達2.8萬至3萬元。
一般而言,送貨司機除負責運送貨品外,亦要負責整理出貨單及裝卸貨物,送貨時更要規劃送貨路線,以確保所有貨品能準時送達,除了需要足夠的體力外,亦要有清晰的頭腦。
4.物管趨專業 吸引初哥
疫情擾攘全球逾兩年,嚴重打擊經濟,當諸如飲食、旅遊及零售等行業都在裁員或倒閉之際,有不少物業發展公司反其道而行,進行大規模招聘。
工作多元 着重客服
業內人士坦言,物業管理能成為「疫」市增長的行業,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港府因應疫情而推行不同程度的抗疫措施,物管公司作為最受影響的前線人員,如在住宅大廈圍封或需要強檢時作出幫助,商場亦要增加人手去檢查「疫苗通行證」等。再者,2020年政府更實施物業管理發牌制度,指明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物管人,須持有物管人相關牌照,發牌制度更令行業趨向專業化,市場愈來愈看重客戶服務,面對行業前途更有保證,也讓更多「初哥」願意投身此行業。
不過,別以為物管只是坐在管理處收管理費般簡單,其主要工作除了監督保安、清潔、各類維修工程外,亦要處理客戶投訴,與客戶或住戶建立良好關係,更要定期修訂管理方針,工作相當多元化。
5.網絡開發員成細企新寵
時移世易,疫下全球社會的生存模式出現重大改變。為了減低傳播及受感染的機會,大眾傾向不用出門,就已可解決所有日常生活所需,同時,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廣為社會接受,企業亦加快推行數碼轉型的步伐,每家公司都需要資訊科技(IT)專員為其建立網絡業務的基礎,故此,IT專才成了這個時代的新寵。
IT屬專業行業,如自問對電腦知識有限,或根本一竅不通,但又想入行,就要報讀坊間的課程,部分更專為零IT基礎的人士而設。完成課程後,學員會學到常用的程式語言,掌握網頁製作技巧。有了IT基本知識,可先從應徵網絡開發員(Web Developer)作為入門踏腳石,因部分小企業對網頁要求未必很高,只要能寫出一個網頁及提供技術支援,已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作為Web Developer的工作主要是為企業編寫網頁、定期更新及維護網站。
6.業務分析師可靈活轉行
除了IT行業吃香之外,經營一盤生意所涉及的層面甚廣,要營運暢順,業務分析師及項目管理等是長久以來市場需求大、最熱門的專業資格之一。近年市場着力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故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概念極為盛行。
業務分析師認證課程內容,是對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進行分析,提供更佳的營運方式及策略,透過對企業宏觀分析,提升營運效率。項目管理課程包括專業市場分析,可助企業管理人了解如何利用專業知識及業務發展趨勢。更重要是,以上相關課程可用於不同行業,轉行靈活度較大。
7.網上導師適合斜槓一族
市民居家抗疫已持續了一段頗長的時間,並已習慣以視像作為與他人溝通的媒介,視像上課和開會已成為生活的重要一環,而視像學習和興趣班亦變成習常,促使不同網上學習平台應運而生,因此,他們需要大量導師協助。若你擅長學科補習、畫畫、插花、鋼琴,甚至跆拳道等,只要有任何一技之長就足以加入。
部分網上平台會根據你的資歷及專業配對學生,一旦成為網上學習平台的導師,既不用受時間及地域的限制,且毋須外出就可以完成工作,既可減省車費開支,又可減低染病風險,只要持有電腦及耳機,就可隨時隨地輕鬆開工,且特別適合目前流行的斜槓族,即不希望被一份固定職位所綑綁,而同時擁有多個職業,工作模式亦更具彈性。
8.緊急醫療人員長期短缺
面對疫情衝擊,於第5波疫情高峰期,單日確診個案多達數萬宗,對醫護人員需求極大。隨着人口老化等因素,醫護人手短缺問題一直存在,香港醫管局去年9月宣布延長前線醫護人員的僱用年齡至65歲;去年底,該局更計劃向公院員工提供免擔保首期低息置業貸款,力圖挽留專才。
目前針對醫護相關認可資格的課程需求日增,惟大多醫療專業認可課程只提供醫療在職及註冊醫護人員報讀。如果不怕辛苦且願意學習,不妨報讀基本課程,由低學起,一來打開入行之門,二來可以看看自己是否適合。
9.家庭及個人護理員吃香
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令市民健康意識大大提高。有報告預期,未來對家庭與個人護理職位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相關專業護理課程,可學到的技能包括身體檢查、量度血壓、心跳及體溫與數據分析,以至藥物管理等,完成護理認可資格後,可選擇在家庭護理機構任職,由淺入深。
10.市民覓運動教練趨增
為減低染疫風險,市民都響應政府呼籲而減少外出,並實行在家工作及學習,長時間抗疫疲勞令大眾對運動需求明顯增加,市場對健身教練、普拉提(Pilates)及瑜伽導師等需求相應提升。
以健身教練為例,如具備認可資格便可成為健身教練,在私人會所、健身室、瑜伽中心、健身俱樂部及醫療診所等場地工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