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內地電商平台競爭激化

阿里盈利仍然主要來自電商業務。 阿里盈利仍然主要來自電商業務。
阿里盈利仍然主要來自電商業務。
股市有一個說法:「當最後一條牛都變熊時,股市應離見底日子不遠了。」最近,作為中國互聯網股票大好友、日本軟銀的孫正義也將手上的阿里巴巴(09988)持股比例從23.7%降低到14.6%,不知道他是否最後的一條牛?當然以上只是純屬猜測,軟銀也真的有需要沽出投資籌錢減債。不過,現在也許適合總結一下投資者應如何看待電商平台業務。
有留意阿里過去數個季度業績的投資者,一定注意到管理層常常提及影響業績的一個主因──競爭加劇。當然,大部分投資者也明白政府規管增加是影響業績的其中一個原因,但位於監管風口的阿里,管理層亦「識相」地盡量少提及任何跟政府有關的事情。
拼多多發展提速助擴版圖
事實上,內地電子商務平台的競爭情況跟數年前比較也真的激烈了不少,例如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數目,已經和阿里相差不遠,其商品交易總額在過去4年增加了約16倍,從只有阿里中國零售市場交易總額的3%,增加到去年底的30%。拼多多每位活躍用戶每年消費額約為2,800元人民幣,遠低於在阿里8,800多元人民幣,應該仍有不少增長空間。雖然拼多多不斷強調其平台重點為農產品,但一個平台只要有足夠的用戶,擴展到其他產品也是相對容易的。
除拼多多外,一些短視頻平台也積極發展直播帶貨業務。雖然內地政府去年開始不斷收緊直播帶貨的行業規管,但從快手(01024)今年3月底止季度業績來看,其商品交易總額按年增長率仍達47%。截至3月底的過去12個月交易量也達到7,300億元人民幣,差不多為阿里的9%。因抖音未上市,所以沒有正式數據,但可以想像抖音帶貨量只會比快手更高。由此可見,電商平台間的競爭只會愈演愈烈。
阿里損益表中包含很多一次性的項目,如要明白其盈利變化,不能只看年報,而要每個季度定期追蹤其撇除一次性的項目後每股核心盈利表現。阿里每股核心盈利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出現了按年下降,降幅在今年第二季度仍然看不到有緩和迹象。
今年3月起,內地經濟增長因疫情封城而放緩,所以暫時難以看清盈利的實質底部。今年阿里第二季的業績按年增速便顯得更加重要,去年基數已下跌,所以按年有增長應該相對容易,不過,投資者要小心了解封城的影響持續性。阿里雖然投資項目眾多,但無可否認,目前盈利仍然主要來自內地傳統零售電商業務,所以除非其他業務有突破,其盈利增長估計難以恢復舊觀。
阿里轉港主要上市吸北水
阿里盈利由去年第三季度開始按年下降,如果以下降後一年的核心盈利用來計算其市盈率,目前約為13.3倍。除非阿里盈利繼續下跌,不然其市盈率看似相當合理。最後一點,是阿里將把第一上市地點由美國搬到香港,有機會在今年底北水便可入場購買阿里股票,北水流入應對股價有幫助。
總結以上各點,內地電商行業的競爭持續加劇,除非阿里的新業務有突破,否則新增長點暫時似乎還未可見,但如果今季盈利能穩定下來,從13倍市盈率估值來看,股價再下跌的空間應該不多,加上改變第一上市地點到香港,未來北水流入應可支持股價。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並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