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資憂華經濟累全球 促刺激內需

內地嚴格防疫疊加不少省市因旱情而推限電令,觸發外界憂慮內地經濟前景。連被視為「中國股市大好友」的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也直言,內地刺激經濟措施的問題是只着重提振供應面,忽略了刺激需求一環。隨着經濟受增長放緩、債務問題及房地產泡沫,以及台海關係緊張等多重因素夾擊,「處境非常嚴峻」。
事實上,中美兩國作為全球首兩大經濟體,其經濟及貨幣政策走向足以影響大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最新認為,內地經濟還有增長空間,並關注出台的提振消費措施。據他分析,內地既要減少疫情的經濟成本,又要為宏觀經濟提供支持,尤其以財政政策層面至關重要。
推動國債股指期貨雙向開放
他補充,若以購買力平價來計,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經濟體,若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有所下調,將對世界經濟構成很大影響。有澳洲媒體亦關注內地樓市若崩潰,將拖垮內地以至全球經濟。
為激活經濟,內地繼續有序對外開放吸資。官媒引述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第十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時指出,內地將推動國債和股指期貨雙向開放;向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參與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和股指期權產品;並推進油脂油料期貨期權品種納入對外開放特定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提升油脂油料期貨價格的國際影響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