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通脹難返疫前水平

沈聯濤 沈聯濤
沈聯濤
證監前主席沈聯濤:央行放水惹禍 地緣局勢堪憂
害得不少港人「雞毛鴨血」的亞洲金融風暴於25年前的這刻開始侵襲本港,曾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及香港證監會主席的著名經濟學家沈聯濤認為,一模一樣的金融風暴「翻兜」機會非常低,真正的危險在於通脹很難重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一連串供應側的困難會令數字在未來兩年高企,迫使各地央行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地緣政治局勢更是堪憂。
亞洲再掀金融風暴機會微
1997年8月中,對沖基金狙擊亞幣的浪潮由東南亞傳來香港,賭港元守不住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兩個月後港元銀行同業隔夜拆息一度飆至280厘,拖累股樓暴瀉。沈聯濤曾就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年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撰寫專著《十年輪迴︰從亞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機》,一大見解是1997年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乃1990年中日本銀行業危機不斷發酵下,日資流出東南亞新興市場。
沈氏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以東亞目前的經濟韌性、債務水平、外匯儲備水平、政局和監管能力,南韓已蛻變成經濟強國、印尼正在崛起、泰國儲蓄率高、馬來西亞商品及電子出口蓬勃、菲律賓坐擁近一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亞洲金融風暴依樣畫葫蘆重演的機會很微,簡直是「日與夜的分別」。
華資源充足 可解內房困局
一直殷鑑日本地產泡沫爆破的中國,其債務問題基本上並非欠外國錢;就算內房危機會持續帶來痛楚,其經常帳盈餘、淨債權國身份、逾兩萬億美元的海外投資,均意味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的資源頗為充裕,差在如何令苦於疫情防控的中小企重拾信心與活力,並於科技與房地產齊齊處於下行周期的同時提振內需,邁向「共同富裕」。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早前亦指,中國有足夠資源防範金融危機,「炒家是玩不過的」,一眾亞洲國家亦從當年慘痛經歷學會建立強勁的外儲,避免陷困時遭只懂叫人償還外債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牽着鼻子走,斯里蘭卡近日政局動盪印證了負責任財政的重要性。
不過,沈聯濤認為,一場經濟深度衰退仍在威脅全球,過剩的熱錢大部分流進資產泡沫和消費,通脹是遲早的事,主宰貨幣政策的各大央行卻忽略「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一味量化寬鬆(QE)印錢支持政府「大花筒」,大安旨意食品和能源可迅速回應短缺,繼而讓通脹降溫,現實卻是加薪引發的退職潮,正與半球化、戰爭和天災一同殺到,兩年內仍會令通脹高企。
全球面臨衰退 難團結應對
減去通脹後實際為負的利率形同向窮人加稅,為社會不穩和民粹政策埋下禍根,可是以發達國家央行一向「敏於言,訥於行」的作風,應該不敢像已故聯儲局前主席沃爾克般辣手收緊銀根,降低通脹的另一途徑就是經濟衰退。更甚者,跟2008年金融海嘯不同,現在不見得主要經濟體能團結應對,尤其是俄烏戰爭似乎不見盡頭,還有人試圖挑起台海衝突,「比起通脹,我更擔心情緒主導的地緣政治緊張。」
沈聯濤近日亦撰文指出,已故英國地緣政治大師麥金德(Harold Mackinder)說過︰「得歐亞大陸得世界」,北約偏令中國與俄羅斯連成一線。中國龐大人口所需的糧食與能源有俄國補給,北約卻依賴西方陣營以外的國家供應這些關鍵物資,並靠舉債彌補貿易逆差,如今金融卻被武器化,西方陣營外的國家或許愈來愈不願意給西方國家這樣融資。大國博弈下,財政、貨幣和國防政策環環相扣,沒行差踏錯者就是最後贏家,而懂得按此道理配置資產的人,就能賺取不俗回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