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激鬥晶片戰 產業崩裂心膽顫
所謂「得芯(晶片)者,得天下」!隨着互聯網經濟興起,創新科技與經濟競爭力掛鈎,電子化、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發展,皆離不開利用晶片。故中美博弈,晶片戰就成為重頭戲,且兩強角力已隨着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涉及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而升級。中美在半導體產業必有一番龍爭虎鬥,在民族主義冒起分化人才資源、技術制式半球化,以及國進民退等新趨勢之下,企業必須及早部署應對,免得被這股亂石崩雲、驚濤裂岸的產業洗牌潮吞噬!
美國《晶片法案》從兩個方面對準中國科技發炮,其一是以補貼等形式,強化美國的晶片產業競爭力,以吸引資金投入,將產業做大做強,確保中國的晶片技術永遠落後於美國;其二是在現有全球晶片供應鏈上,全面排擠中國,包括威逼經濟體與企業選邊站,不得在華投資,並限制向中國輸出關鍵設備,阻礙中國半導體產業升級改造。
中國除了加大半導體產業戰略規劃和資本投入外,還致力化解阻礙發展的問題,包括打擊貪腐,強兵厲治,誓要打好這場「芯」戰。
兩強如此激鬥下,全球半導體、整個電子產業,以至世界經濟將面臨3大挑戰。首先,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也是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過去人才「良禽擇木而棲」,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成為吸引人才的要素。可隨着民族主義抬頭,分化人力資源,問題變得複雜。就如近期中資半導體企業面對外援出走,當人才涉及地緣政治,甚至被阻礙在國際自由流動,全球人才短缺的排擠效應與競逐人才的鬥爭必然加劇,單靠增加國民技術培訓,遠水難救近火。地緣政治因素令企業無法準確計量人事成本,全球化勢受挫,致令通脹難回落,而接下來「缺才」將成為供應鏈本地化的最大缺口。
其次,當全球循着分別以中、美主導的技術制式發展,過去全球通用的技術制式研發趨勢將會逆轉,取而代之的是半球化發展,兩大主流制式將不能互相兼容,既不利消費和應用,也不利市場發展和產值增長,脫離市場的產能規劃,不利企業盈收,意味產業最易賺錢而又最賺錢的日子已成過去。
另一挑戰,乃國進民退的趨勢崛起。由於企業競爭大,地緣政治角力令經營回報與風險難以計量,企業將現淘汰賽,最後或僅少數巨頭能勉強生存,甚或須由國家資金戰略接管,國有化主導戰略產業,國際供應鏈面目全非。國家戰略利益被置於最高位置下,市場化式微,反不利推動科技創新。
這場「中美芯戰」,雖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但同樣有着「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後果,皆因最終誰是贏家,能為全球創造多少新價值,此刻沒有「水晶球」能預知,此前雙方要推倒重來,徹底改變現有產業和市場架構,甚或以本傷人,不惜蒸發可觀產值,圖重新分配利益與資源以重塑市場秩序,就看世界經濟破而後立,誰能笑到最後。刻下資本家要自保,就只有遠離鬥爭,隔岸觀火,盡量減少投資,保本至上,免成炮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