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入跌 上市後首見
次季核心少賺三成 中外零售商業生意齊挫
內地疫情拖累阿里巴巴(09988)上季收入按年微跌0.08%至2,055.55億元(人民幣•下同),為自美國上市以來首次錄得按年倒退,主因中國零售商業分部倒退,國際業務增速亦有所放緩,撇除若干非經常因素的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純利為302.52億元,按年下跌30.36%。不過,兩個數字都好過市場預期,阿里的美國存託股份(ADS)於美股周四早段折合報100.4港元,較港股收市價高5.6%。
細看各分部,收入貢獻近四成的中國零售商業客戶管理,期內收入按年跌10.11%至722.63億元,主要原因是4、5月內地疫情反覆令供應鏈及物流中斷,拖累淘寶及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平台交易總額)季內錄得中單位數下跌,取消訂單有所上升。不過,自5月下旬起物流逐漸恢復正常,加上「天貓618」購物節的推動下,目前GMV已正在恢復。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亦表示,踏入7月後GMV復甦的趨勢仍然持續,惟同時提到一些宏觀環境的負面因素,包括中國居民整體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比例下跌,城市下跌幅度更大,反映消費意欲仍未完全恢復;上季度淘寶、天貓的整體增長亦不及社會零售總額平均增速;不同特色的電商「競爭此起彼伏,激烈而殘酷。」
雲業務收益揚 投資損手
他表示,未來將不再主力追求用戶規模的增長,又稱阿里的優勢在於過去多年建立的「用戶心智」效應,不用額外花錢也能吸引消費者。他續指,將善用資金儲備,投入及物流、售後服務等關鍵環節的用戶體驗;降低成本並持續提升經營效率。
內地業務收入倒退之際,阿里的國際業務表現亦明顯疲軟。受到歐盟稅收政策的改變,加上歐洲貨幣貶值,俄烏衝突及區域市場疫情緩解的影響,上季國際零售商業收入按年倒退2.55%,並拖累整體國際商業收入增長放緩至1.63%,增速較前一季回落5.22個百分點。
雲業務上季收入按年增長10.18%至176.85億元,主要由金融服務、公共服務及電訊行業所驅動,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佔比53%,按年上升逾5個百分點,惟經調整EBITA(除息、稅及攤銷前盈利)按年下跌27.35%。張勇表示,未來產業數碼化將會是雲業務的增長重點,惟仍要視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EBITA層面,本地生活服務虧損按年縮窄36.18%至30.44億元,創新業務則按年多蝕32.3%至18.96億元。
阿里上季整體權益法核算投資損失為34.8億元,雖然螞蟻集團帶來了37.17億元的投資收益及39.45億元的現金股息收入,惟仍遭其他投資損失所抵銷。集團上季共斥資約35億美元回購,6月底還有120億美元的額度。
證券界:股價不宜睇太淡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認為,阿里股價早已反映多數不利消息,惟其重返「紅底股」的過程可能仍會充斥波動。他指,阿里業績明顯優於市場預期,此前市場對其業務表現過分憂慮。雖然軟銀減持、經濟增長放緩等負面影響仍未消退,惟下半年表現不宜看得太淡。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