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經濟復甦水中月 香港前景霧裏花

本來,港府預計今年經濟將現復甦,誰知第二季經濟表現遜預期。以目前的狀況推斷,若通關繼續無期,全年經濟有機會出現負增長。如是者,自2019年中起社會動盪以來,至2022年底,頭尾快將3年半,香港經濟歷經多災多難,困境尚未見盡頭。如今更要面對台海局勢升溫,一旦中美擦槍走火,大中華區的投資氣氛勢必雪上加霜,更有惹來美國或向香港發動金融制裁之虞,前所未有的大危機還在後頭,致令香港經濟已沒有軌道可循,只有緊跟國策,繼續觀望中美博弈的進展。
2019年中起香港發生極端社會動盪,暴亂之都嚇跑旅客,本地營商亦無法正常運作,結果弄得天怒人怨,最終要由內地出手推動訂立國家安全法例來平亂。滿以為太平會重臨香江,詎料2020年初開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邊境大關,變相斷絕了這個國際樞紐的人流與財路。偏偏港府防疫屢屢失策,結果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蹂躪之下,說好了的經濟復甦,至今仍如水中撈月,無法實現。
不過,經濟復甦不到位還不是最差,更差的是香港經濟走勢繼續向下尋底。事緣內地次季封城防疫的後遺症不斷湧現,非但內地的消費和投資景氣遲遲未見復原,房地產泡沫更瀕臨爆破,爛尾樓事件威脅內銀盈利及信用,暫時仍未知如何收科。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大,且供應鏈大洗牌,香港出口只有繼續捱打。再講,港股以中資股為主,主要投資市場是內地,可以想像企業盈利前景難以樂觀。近日有本地藍籌銀行股公布,因內房業務再融資風險增加而要提升預期信貸損失,以致中期業績大走樣,只怕類似的情況陸續有來,誠為港股估值平添沽壓。
兩地因抗疫通關無期,香港零售業長期靠「塘水滾塘魚」,商業景氣差,港人收入難樂觀,靠本月政府再一次派發消費券催谷,只怕是零售業最後的晚餐。如今更令人惆悵的是,台海局勢緊張,中美一旦爆發衝突,整個大中華區投資氣氛勢必「急凍」,最擔心的是美國向中國施以金融制裁,香港不能幸免,雖然美國此舉對自身的打擊勢必更甚於制裁俄國,但在美國11月國會中期選舉前,實在無法預測政客們為着選票可以去得多盡!
近月,香港持續錄得走資,部分原因是在美國持續加息下港美息差變化所使然,而外資看不清香港前景,離場轉投其他市場,也是主因之一。港人須知道,手持的港元資產正背負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風險,得思考如何分散投資,規避其鋒。當然,沒有人知道美國會否倒自己米,打全亞洲最大美元結算金融中心的主意,惟任何這些舉動,對香港金融穩定的打擊必然是前所未有,港元聯繫匯率何去何從,更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明乎此,當了解到如今香港經濟面對的,已超出了經濟周期起落的範疇,更貼切的是大國博弈下不可臆測的重大地緣政治風險。看官既沒有水晶球,就只有把握時間,作最壞打算,做最佳準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