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人行擬泵萬億救樓災

中資銀行舉債創紀錄 中資銀行舉債創紀錄
中資銀行舉債創紀錄
斷供潮衝擊 今年房屋銷售恐跌33%
內地多個「爛尾樓」項目業主發起停貸斷供潮後,業界人士均靜待政府介入力挽狂瀾。繼傳出當局擬設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房地產基金、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召開房地產紓困項目與金融機構對接洽商會議後,據報中國人民銀行擬「泵水」一萬億元貸款救市,其中首期2,000億元低息貸款將向國有商業銀行發放,冀協助中資開發商「埋尾」。惟國際評級機構標普預計,停供潮恐令今年全國房屋銷售規模暴挫逾三成。
消息指,內地當局希望透過向內地銀行發放年利率約1.75厘的低息貸款,以撬動銀行將貸款放大最多4倍,再放貸予開發商完成停工樓盤,卻引來內房債彈可能波及內銀的憂慮。
既肩負防範房企債彈爆破重任,中資銀行正積極增加資本抗逆。有外媒分析,內銀舉債規模創下紀錄,今年截至周三為止的數據顯示,銀行業境外發行的優先股(AT1)及二級債券已累計銷售5,680億元,或為應對經濟放緩和房企危機蔓延可能導致的不良貸款激增。
標普:停貸對內銀威脅有限
標普發表報告指,業主停止抵押貸款供款在基本情景下可能影響9,740億元房貸,僅佔內地個人房貸的2.5%,或總貸款的0.5%,對內銀直接威脅有限。即使在下行情景中,具潛在風險的房貸擴大至個人房貸佔比的6.4%,或2.4萬億元,該機構評級信用分析師曾怡景仍相信,活躍於按揭貸款業務的大型內銀亦能應對不良貸款的增幅。
她認為,內地政府將繼續優先確保住宅項目竣工,可能要求重點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與地方政府合作,以確保項目在竣工前能持續獲得融資。中銀保監周一召開工作座談會時亦明確指出,支持地方發行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推動中小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支持政策措施落實、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樓」工作,促進樓市平穩發展。
中央政治局昨召開為下半年經濟工作定調的重量級會議,更揚言要守住安全底線。除了強化糧食保障、能源資源保障外,亦要穩定樓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保持金融市場總體穩定,妥善化解地方村鎮銀行風險。
房企或違約 形成惡性循環
一旦爛尾樓斷供風波持續發酵,將標誌內房下行周期嚴重惡化。標普在另一份報告警告,買家信心或受事件打擊,全年內房銷售恐大跌28至33%,較此前的跌幅預測幾乎多一倍,樓價則料跌6至7%,甚至出現惡性循環。因銷售疲弱影響現金流,導致更多房企違約,開發商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亦加劇,樓市買家將遠離陷財困的房企開發項目。
仍在停牌的花樣年(01777)執行董事朱國剛近日對外指,目前出現的行業流動性危機,是調整行業的定位。遇到巨大壓力的企業「即使把雙手雙腳砍掉,也許依然解決不了問題」,須捍衞交付、慎防行業二次探底。該企上半年項目交付量近6,000戶。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