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商會:內地已非外商投資首選
歐美已全面步入與新冠肺炎疫情共存,社交限制、封城等措施基本上已不見蹤影,唯獨中國仍堅持嚴格「清零」政策,防疫與入境限制產生了諸多不便,特別是對外商而言。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表示,雖然內地市場規模不容忽視,但防疫政策、經濟前景不確定及地緣政治等問題,已令其不再是外商投資的首選。
傾向選擇東南亞設廠
伍德克直言︰「中國對我們(歐洲企業)實在太過重要,不會就此放棄離開。」不過,就未來的「新投資」而言,外商更傾向選擇其他地方,一大因素在於防疫政策過嚴,已嚴重衝擊內地經濟,長此下去將成為經濟浩劫,把外商投資讓予其他亞洲經濟體。他更預期,未來或有更多外商選擇在東南亞設廠,而南韓及日本的企業或選擇直接「回家」。
他又提到,有北京官員曾稱「清零政策將維持5年」,惟有關言論很快被淡化,反映官方態度曖昧。考慮到經濟影響等因素,他個人估計最快明年底,內地將重新通關。
除市場規模外,地緣政治問題、環保等議題已成為影響外商投資的主要考慮。以時裝品牌H&M為例,此前宣布停用新疆棉花。伍德克解釋,H&M的決定與當地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強迫勞力」無關,最重要是企業無法說服客戶及證明供應鏈中不存在強迫勞動的情況,故只能另覓供應來源。
另方面,「碳中和」成為多國追求的目標。當商家決定投資建廠時,要確保當地有足夠的綠色能源供應,否則將來可能要花巨額購買「碳排放權」。對歐洲企業而言,遠洋航運會因耗費燃料產生「碳足迹」,在權衡利弊後,也許在較近的土耳其設廠會是更好選擇。
綜上所述,他認為,未來跨國供應鏈將迎來兩大趨勢,一是企業選擇在友好國家或地區外判代工(Friend-shore),以避過地緣政治風險,否則就是在鄰近地區外判代工(Nearshore),減少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
經濟表現料仍勝歐美
不過,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仍保持增長。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拉迪(Nicholas Lardy)指,大部分FDI其實是來自外資企業中國廠房賺取的盈利,特別是疫情期間製造業訂單大增,讓企業賺到更多資金於中國再投資。伍德克也認同此說法,並舉例稱其公司也在疫情期間收入大增42%。
拉迪認為,單是內房危機已導致今年中國經濟無法實現5.5%的增長目標。儘管內地在疫情初期確實應對得不錯,但現正陷入困局中。然而,他反對低估中國實力,並指雖然內地消費放緩、失業率高企,但其經濟表現仍好過處於衰退邊緣的歐美,收入水平亦正快速追趕其他先進經濟體。
他又稱,美國中期國會選舉結果如何也不會影響美國對華政策,問題是「華盛頓對中國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例如試圖透過出口限制阻礙中國半導體技術發展,結果反而損害了向中國出口晶片及半導體設備的企業,政界推動本土生產的《晶片法案》規模只得520億美元,即相當於每年104億美元,成效令人懷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