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技術現突破 中芯量產7納米晶片 美或擴制裁令

分析員稱,雖然中芯能生產7納米晶片,但成本較高。 分析員稱,雖然中芯能生產7納米晶片,但成本較高。
分析員稱,雖然中芯能生產7納米晶片,但成本較高。
中芯國際(00981)成功量產7納米製程晶片的消息震撼業界,正當市場對此半信半疑之際,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證實相關消息。有半導體行業分析師亦指出,從理論上來看,中芯確實可以在缺乏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的情況下生產7納米晶片。
由於美國的制裁令,中芯無法從正常渠道獲得生產10納米以下先進製程的設備。不過,易方資本分析員王逸研指出,從技術角度來看,原本用於生產成熟製程的深紫外光(DUV)光刻機,在配合特定技術並校正光波後,其實能夠生產7納米晶片,不過成本較高。
事實上,荷蘭光刻機生產商ASML行政總裁Peter Wennink早前也表示,美國政界不時向公司施壓,要求停止向中國供應DUV光刻機。換言之,隨着中芯實現技術突破,美國很可能會擴大制裁令的範圍。
美擬組晶片聯盟 韓審慎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正積極拉攏日韓台三地,打算組成「晶片聯盟(Chip4)」。雖然南韓對於加入聯盟的取態仍然謹慎,但作為該國最大晶圓代工廠的三星電子,已率先交納投名狀,計劃在美國大規模擴產,提出未來20年投資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在德州興建11家工廠。雖然三星表示相關的投資計劃並不是必然的承諾,但其歸邊的想法已表露無遺。
另邊廂,南韓半導體企業對於國內的投資取態相對冷淡,SK海力士據報已無限期推遲在南韓中部的清州市建廠計劃。該廠房投資金額預算為4.3萬億韓圜,原計劃專注生產高端記憶體晶片。不過,受礙於電腦及智能手機銷售轉趨低迷、原材料等成本價格上升等因素,最終公司選擇擱置計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