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市民保障數據安全有法

現今數碼資產大行其道,各界對全球經濟數碼化均抱有不同的疑問,以下兩個皆是普羅大眾最關注的問題。
問:資訊科技應用日廣,涉及大量數據,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免數碼資產蒙受損失?
答:一般而言,大數據的儲存量是非常巨大的,透過多重加密,採用分布式的方式進行儲存,設有不同的備份,以防一旦設備丟失亦可找回數據,而且數據庫的基本設備是後備電力,以防電力突然中斷,設備會設有防水與防火保護,因此,市民對這些基本安全設施應不用太擔心。
當然,若遇上長時間「斷電」,後備電力始終會有局限,電子化有利必有弊。「雞蛋不要全放同一個籃」的道理不難明白,為防萬一,將資產按照一定比例分散在不同的數碼渠道如交易所、離線冷錢包,以及實物如現金、商品等,有助分散風險。
問:通脹來襲,電力成本趨升,除了大大影響民生外,會否窒礙數碼化發展?
答:全球通脹飆升,雖然各國正在試圖以加息「收水」等舉措來平抑物價升勢,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近年打擊國際供應鏈,加上俄烏衝突加劇反全球化,影響供應端,皆不利控制通脹。
電力成本趨升的風險可能遠較市場所想像般大,有機會不利電子化、電動化、自動化進度,電動汽車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不過,能源改革多元化,包括研發電力儲能系統、發展智能電網提升供電效益、拓展綠色能源增加供應多樣性等,長遠而言都有助應付能源問題,不至於會阻礙數碼經濟的發展步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