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治理經濟得及時 脫虛入實華領先

眼前這場世紀疫情至今尚未斷尾,可自俄烏爆發衝突,能源和糧食價格飆升加劇通脹,超低息狂印銀紙的日子已不可再延長。2008及2015年兩役嘗過放水救市副作用的中國,已率先推動經濟「脫虛入實」,以製造業而非互聯網來挑起經濟大樑,並接連啟動一系列的行業整頓,紮實經濟基礎。反觀美國任由經濟泡沫化,未來一年「硬着陸」風險愈來愈高。眼前兩強治理經濟的較勁,將對這場爭霸賽果起關鍵性的影響。
數碼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中美爭霸的一個主戰場。本來,美國在科技上明顯領先中國,可近幾年兩者競爭差距逐步收窄,尤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上,快速冒起的幾大網絡平台,能躋身在全球巨型市值企業之列,更進軍海外市場四出收購,對美企構成直接競爭。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美國帶頭狂印銀紙急救經濟,世界各地央行跟隨放水救市,造成市場資金嚴重氾濫,將互聯網泡沫推向頂峰。然而,內地是最早察覺到這樣的泡沫是不可持續,2020年底叫停螞蟻上市事件,就成為當局出手整治網絡經濟亂象的切入點。一連串涉及反壟斷、金融科技、數據安全和社會平等領域的監管風暴隨之而來,涉及的行業遍及網絡叫車、校外培訓、外賣平台、遊戲產業、醫療美容市場、加密貨幣等。這些虛擬經濟過去確實曾創造過可觀的財富,但失序的發展同時造成不少社會和經濟結構問題,亂象若繼續發展下去,一頭又一頭的「灰犀牛」威脅必得正視。近日再次傳來當局向大型科企發「罰單」,限制網絡遊戲使用時間;另一方面則加大力度刺激實體經濟,以各種補貼和優惠政策支持製造業(如汽車、半導體等產業)和金融業發展,正正就是內地經濟「脫虛入實」的一個過程。
事實上,諸如美國,科企「大得不能倒」更掌握了海量資訊與數據,能主導輿論,左右政局,已引來英國、澳洲等國家正視科企壟斷和網絡數據安全等問題,只是西方體制由討論到立法,過程漫長,中國憑着自身獨特體制,做起來較簡單直接,產業「脫虛入實」的同時,資本結構亦起着根本變化,就是在推動經濟戰略的過程中,國資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當然,別誤會中國向網絡經濟說不。相反,正正由於在半球化取代全球化發展下,中國得更好地結合製造業與互聯網業(如發展流動通訊制式、人工智能、區塊鏈、央行數碼貨幣、物聯網、智慧城市與運輸等),向全球提供一套美國制式以外可靠的網絡經濟基礎建設範本,有力促進互聯互通和交流共享,推動經濟創新互惠雙向發展,積極參與重塑全球經貿版圖。
隨着全球走進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智能化、數碼化、訊息化等發展,將讓人無法想像。中國這幾年主動「整治」科網業,眼前確實要付出經濟增長放慢的代價,但「本固枝榮」,換來的將會是經濟與國力長足發展的黃金廿年!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