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點評:經濟被扭曲 衰退更難測

上周美國就業數據反映工資通脹壓力仍在。 上周美國就業數據反映工資通脹壓力仍在。
上周美國就業數據反映工資通脹壓力仍在。
港股6月給投資者帶來了驚喜,惟7月的走勢愈來愈驚嚇。回顧6月,這輪升市靠A股、上海解封、疫情受控及科技股帶動。然而,昨日傳來一堆壞消息,內地多地疫情反彈,再度加強管控,曾傳上海搞「百日行動」,澳門開始停市7日,內地多間科網平台再被指違法收購處罰款,房企再出現違約預警等。恒指昨日一開市已失守100天線水平,更曾跌穿50天線,最終跌601點,報21,124點。
好的方面,是恒指50天線尚算守住;壞的是,自5月以來的上升軌道支持已失守。事實上,早前全球資金已有避險行動,具避險功能的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截至上月底的一星期已有6.14億美元現淨流入,規模為5月底以來最多。
定義與過往明顯有別
踏入下半年,投資主題已轉,由「通脹」變為「衰退」。上周市場焦點是美國非農新增職位,數據遠好於市場預期,單憑數據,投資者對經濟衰退預期應降溫,理論上有利美股,惟美股升幅逐步收窄,似乎早前市場看「衰退」過分簡單,定義上要搞清楚。
早於半個世紀尤其1973年美國衰退期,新增職位數字其實都有正增長。然而,現況不同,通脹過高,而新增職位所帶來的經濟創造卻未能將名義增長(Nominal Growth)推高至超越通脹水平。要先了解,基於過去20年曾出現的經濟衰退期均是在低通脹環境發生,所以名義及實質增長或極為容易出現負數。相反,在高通脹環境由於有價格效應,所以絕對有可能出現沒有負增長的衰退。因此,目前的環境跟過去是截然不同的全新階段,上述說明用連續兩季負增長去定義衰退,在環境存在局限,今次並不適用。
另外,美國聯儲局6月曾提及「薩姆法則」(The Sahm rule),大意是指連續3個月失業率較低位升半個百分點就是衰退,可是在目前勞動市場結構失衡的環境下,同樣難以準確使用。餘下來的債息倒掛指標,以往預示性極強,但前提是加息令經濟衰退機會增加,結果會導致減息,這個假設的中心思想是通脹會回落。假如通脹仍難顯著回落呢?至少就業數據說明,工資通脹壓力仍在。
短線聚焦美企業績期
本周焦點是美國公布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及企業中期業績。要小心,市場近期已認為通脹快見頂,已預先炒2023年減息。今次預期CPI升幅介乎8.7至8.8%,按月核心升幅0.6%,如果數字又超預期,利率期貨會否改為預期本月加息一厘?
說實話,市場今年大部分時間都沿用以往數據判斷,但過往事例卻成為現時市場的錯誤預期依歸,因為市場就是故步自封,不承認過往不代表現在。而業績期更是關鍵,自首季業績期後,已知企業盈利已不大如前,心知每股盈利預測需要調整,惟大行未大幅削目標價。當然,大行未出手,市場已沽了,個別美股調整已不少,但大行威力一日未展現,投資者都要擔心。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