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三星英特爾台積電3年後決勝負

昔日晶片霸主英特爾,2025年有機會追上台積電。 昔日晶片霸主英特爾,2025年有機會追上台積電。
昔日晶片霸主英特爾,2025年有機會追上台積電。
三星近日正式宣布量產3納米製程工藝晶片,成功在製程上「超車」台積電。有分析亦指出,昔日晶片霸主英特爾(Intel),2025年有機會能追平台積電的產品路線進程,意味3年後將是關鍵一年,屆時將揭曉這場「三雄爭霸」誰勝誰負。
台積電預期2納米製程晶片將於2024年開始風險生產,2025年下半年正式量產。投行瑞信認為,由於台積電的產品路線圖相對地「務實」,穩步的發展也給予了競爭對手追趕的機會。到2025年後,英特爾有機會追上製程上的落後,前提是其能夠如期於3年後量產Intel 18A(相當於2納米)製程;而三星亦同樣預期在2025年推出2納米製程工藝。
廠商產品效能存差異
惟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製程相同,廠商之間的效能也會有重大差異。以手機晶片大廠高通為例,該公司近年選擇把旗艦系統單晶片(SoC)交由三星代工,導致產品良率下跌、效能欠佳。今年初的4納米旗艦「驍龍8 Gen 1」晶片更因為運算時發熱嚴重,被用戶戲稱為「火龍」。
同為SoC生產商的聯發科技則採用了台積電的4納米製程,其天璣9000晶片在性能上輾壓高通。有見及此,高通最新發布的進階版「驍龍8+ Gen 1」改用了台積電工藝。測試平Geekbench數據顯示,8+ Gen 1的CPU效能在提升了10%之餘,功耗率亦改善了最多30%。
瑞信認為,台積電工藝憑着其較佳的能耗比例,應該能維持其市場份額一段時間,繼續獲得英偉達、超微半導體(AMD)、聯發科技、蘋果公司(Apple Inc.)等大客戶訂單。
市傳台積電擬建的高雄廠房,工程已經開始,海外訂購的儀器設備也陸續抵達,只是動工儀式要等市政府與嘉賓敲定行程,或押後至下月,該企因應5G、高效能運算(HPC)及電動車快速發展,跟成熟製程關係不大,因此高雄廠第一期兩座廠房都改為6納米製程。
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指出,台積電靠着技術優勢,獲市場一面倒看好,惟三星亦已急起直追,甚至在3納米製程上「超車」。至於英特爾的新管理層頗具魄力,可惜該公司內部有許多問題,這一點亦反映在其偏低的估值上。他認為,三者可謂「各有千秋」,現階段仍未知鹿死誰手。
另有消息指,英特爾(Intel)行政總裁蓋爾辛格8月再度赴台拜會台積電,以修改3納米製程的生產計劃,主要是英特爾的第14代Meteor Lake中央處理器(CPU)晶片推出時間可能押後到明年底,交給台積電的圖像處理器(GPU)部分也要順延生產,據悉這種損失英特爾要完全「包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