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首5月吸外資僅升17% 增速趨放緩

內地近期推出一籃子措施,以穩定經濟。 內地近期推出一籃子措施,以穩定經濟。
內地近期推出一籃子措施,以穩定經濟。
儘管中國證監會澄清未曾就薪酬操作約見多家外資投行,但今年內地吸外資的速度明顯放緩,首5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FDI)規模為5,64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僅增17.3%,以美元計,則升22.6%,均低於首4個月的20%及26%增速。工信部昨坦言,當前受地緣政治衝突,新一輪疫情等衝擊影響,內地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商務部數據顯示,單計5月,內地FDI為855.9億元,折合為133億美元,已連續3個月回落,按美元計為去年10月後最少。以來源地劃分,來自南韓的首5個月累計投資升52.8%,美國及德國期內投資亦升逾兩成。當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233億元,按年升10.8%,高技術產業亦升42.7%。
中證監否認限制外資薪酬
不過,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過去10年來清晰認識到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供給體系不能完全適應消費升級需要,產業鏈、供應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還有不少薄弱點,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新困難和挑戰。另一副部長徐曉蘭續稱,以中小微為主的民企是內地第一大的外貿經營主體,去年對外貿增長貢獻度逾58.2%,承認中小微企業好,內地經濟才會好,將用好各類工具助中小微企業渡難關。
辛氏補充,當前衝擊和影響是階段性及暫時的。目前企業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工業經濟有望盡快回歸正軌。近期中央推出一籃子措施,對穩經濟既是「及時雨」,也是「定心丸」。
中證監亦挺身釋除市場疑慮,有關部門負責人指,為指導機構建立穩健薪酬制度發布相關管理指引,近期監管部門會同行業協會,在充分聽取行業意見的基礎上,由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分別發布薪酬管理指引,但不涉及薪酬總額和具體操作辦法。此舉明顯回應外媒指中證監今年在京滬召開會議,要求外資投行報告高管薪酬細節,甚至提出不要給高管過高薪酬的報道,當局強調為不實消息。
然而,在內地嚴格防控下,境內外市場信心罕見迥異。有外媒引述高盛策略師分析指,境內投資者似乎比離岸投資者更謹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