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亞企盈利料年升6.7% 3載最弱

豐田首季營運收入跌33%。 豐田首季營運收入跌33%。
豐田首季營運收入跌33%。
在東歐戰事和中國封城下,大大影響供應鏈和需求,今年首季亞洲企業盈利顯著受壓,在連升6個季度後首度呈現萎縮,如今全球央行更積極加息對抗通脹,意味利息成本趨升,勢必進一步打擊企業毛利,分析料今年亞企的盈利將錄3年來最低水平,按年增幅僅6.7%。
外媒分析亞洲市值前1,500家的中小型企業發現,這些企業今年3月底止的季度盈利按年跌3.2%,為2020年第二季以來首次;平均淨毛利率為5.86%,差絕7季。滙豐亞太股市策略主管Herald van der Linde指,高商品價格正蠶食企業盈利,企業正尋求把高進口成本轉嫁消費者。
豐田預警全年純利縮20%
首季中國疫情爆發,企業和消費活動因而減慢,影響部分企業運送商品至其他亞洲國家。數據顯示,盈利主要來自中國市場的馬來西亞和南韓企業,首季盈利分別下跌18.3%和18.9%。首季企業盈利下跌逾20%的日本,該國的汽車界「一哥」豐田期內營運收入下跌33%,並警告史無前例的高原材料成本和供應鏈壓力將削全年盈利的五分之一。另外,傳有「東南亞小騰訊」之稱的電商平台冬海集團(Sea)旗下的電商部門蝦皮(Shopee),正在多個東南亞國家裁員,惟暫未知裁減規模。
在高通脹壓力下,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亞洲股票主管陳志凱預期,央行加息將再打擊企業盈利和毛利,惟金融風險對亞洲企業以而應可控,特別是曾遭受亞洲金融危機重創的國家,他們應有合理的槓桿比率。槓桿比率常用作衡量企業償債能力,若該比率為負數,意味企業財務穩健,公司現金多於債務。
事實上,供應鏈和原材料成本升勢仍止,船務經紀商和液化天然氣(LNG)諮詢商Poten & Partners指出,LNG需求增加,加上部分買家迴避俄國能源,促使更多LNG長期合約,導致現貨市場的船隻供應受限。該企又指,目前在大西洋盆地運送16萬立方米LNG每日價格為10萬美元,蘇彝士運河東部和亞洲航線則每日需8.5萬美元,兩者均高於今年每日均價;亞洲航線今年以來每日均價為4.9萬美元。
商品貴 環球多付40萬億
花旗銀行更指,由於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相比2019年,全球買家將多支付5.2萬億美元(約40萬億港元),相等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再推算商品價格下半年走勢,料今年大宗商品價格支出更有可能升至較2019年多6.3萬億美元,即相等於全球GDP的6.2%。該行又稱,無論出現以上何種情況,以支出相對全球GDP比較,對經濟帶來的衝擊,規模堪比1970年代初石油危機時的水平。
油價周二持續向上,布蘭特期油曾最多升1.24%,至每桶123.79美元;紐約期油則升1.19%至每桶122.37美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