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樓評:銀主盤量大增 樓市響警?

早前有報道指,市場上銀主盤數量有超過170個,為近10年最多。銀主盤有增加趨勢,令人不禁憂慮樓市是否已危機四伏,供樓人士如何避免墮入其中?打算入市者選擇銀主盤會否有利可圖?本文為大家逐一拆解。
疫情持續 負面影響浮現
銀主盤的意思是業主持續一段時間未有依時還款,而遭承按人循法律途徑收回物業,將其拍賣或放售,以抵銷按揭債務。銀主盤的成因主要是源於業主的個人財務狀況出現問題,導致無能力支付或拖欠按揭貸款。一般來說,若業主拖欠按揭貸款超過3至6個月,銀行/承按人便有機會根據按揭貸款及《物業轉易及財務條例》規定,委派執達吏收回單位。
近日銀主盤數量增加,相信主要由於疫情持續影響部分人士生計,加上第5波疫情令樓市亦近乎「停擺」,銀行/財務公司委託代理出售的銀主盤因禁聚措施令睇樓活動受阻,導致市場上積存了一定數量的銀主盤。
然而,從金管局4月數據可見,香港未償還按揭貸款的拖欠比率分別為0.04%(超過3個月)及0.03%(超過6個月),屬歷史上的超低水平,反映大部分銀行體系按揭人士的財務狀況仍非常穩健,相信未來銀主盤數量將會逐漸被消化及回落。
要避免跌入銀主盤個案中,最重要是保持準時供款的良好習慣。事實上,即使現時樓市有回調的迹象,加上負資產個案上升,亦不代表銀主盤個案必然增加。
故此,供款人只要有穩定工作,配合現時仍屬低息環境,在供得起樓的情況下,銀行不會貿貿然沒收其按揭貸款或物業。因此,在置業時,盡量避免借得太盡,計算好自身的負擔能力,並預留一筆資金作應急,確保自己在經濟不穩的時候仍有資金供樓一段時間。
有意購入前須仔細查冊
至於打算購入銀主盤的準買家要留意,一般來說銀主盤單位的叫價會略為低於市價,有時亦需要包括其他雜費,但最終購入價仍會視乎拍賣時的成交價作實。要知道該單位值不值得高追?建議買家事先到銀行為心儀單位進行估價,更可事先仔細查冊,了解物業及業主的過往紀錄,若物業有僭建物或結構性間隔改動、業主身份不明確,又或者缺失樓契,都有機會令按揭申請不獲批核。
此外,銀主盤成交期一般只有一個月,建議買家申請按揭時預先準備好個人及入息資料給銀行審批,如未能及時承做按揭保險,最高只可承做六成按揭,因此建議買家亦要有心理準備預留充足的首期。
經絡按揭轉介營運總監 張顥曦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