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國等轉衰 道指曾瀉823 熊市長路漫漫

隨着美聯儲局繼續加息平抑通脹,恐引發股市暴跌。 隨着美聯儲局繼續加息平抑通脹,恐引發股市暴跌。
隨着美聯儲局繼續加息平抑通脹,恐引發股市暴跌。
上月物價飆8.6% 逾40年高
被美國總統拜登指是「禍根」的通脹仍然高企之際,美國家庭淨財富兩年來首度錄得下跌,既反映出百物騰貴導致民眾荷包縮水,也預示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大增。反觀中國,由於通脹維持在相對低位,故有較充裕的空間實施積極的財政及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提振經濟復甦。近日中港股市表現明顯好過外圍,或是經濟重新「起飛」的先兆!
美國5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8.6%,不但高於預期的8.2%,更續創1981年12月來最高。考慮到首季美國家庭淨財富(即淨資產減去負債)罕見地按季減5,439億美元(約4.2萬億港元),當物價升溫遇上荷包縮水,以消費為主的美國經濟恐將失去增長動力。聯儲局繼續加息平抑通脹,恐引發新一輪股市暴跌,金融市場與經濟一同插水!
美國整體CPI仍然高企,主因仍是能源價格按年增幅達到34.6%,以及食品價格按年大增10.1%所致。此外,二手車價格亦終止了連續3個月的跌勢,按月反彈1.8%、新車價格亦按月增1%;住屋成本按月0.6增%,為年內最大增幅。撇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按年增長6%,同樣超出預期。
美匯指數升 長短債息倒掛
早已預言通脹尚未見頂的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直言,聯儲局應貫徹其收緊貨幣政策行動,否則若「斷斷續續地加息,或令不必要的滯脹持續下去。」他所指的滯脹,即經濟增長陷於停頓甚至倒退,而通脹持續飆升的情景。
由於先前投資者擔心通脹數據,美股道指周四已「先跌為敬」,全日收跌638點;周五早段延續前一日跌勢,一度跌823點,至31,449點;標指則跌113點,至3,903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亦挫401點,報11,352點。大幅加息預期升溫令資金湧入美元避險,美匯指數衝上104水平;5年期美債息與30年期息曾「倒掛」,反映市場憂慮衰退。
雖然加息乃是遏制通脹的必要手段,不應停止,但若操之過急同樣會損害經濟,並連累股市。國際大鱷索羅斯前「軍師」、著名對沖基金經理德魯肯米勒警告,美股已踏入熊市6個月,極可能仍漫漫長路,因聯儲局料以更激烈手法對抗通脹,明年經濟恐衰退,未來半年將伺機沽空美元,並透露持有原油、金、銅等商品,籲投資者遠離股市。
對沖基金預警美股再冧25%
值得留意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聯席投資總監Greg Jensen也表示,若聯儲局出盡全力將通脹降低至2%目標,美股可能會從目前水平暴跌25%。他認為,通脹壓力將迫使當局採取更激進手段,加息幅度可能超出華爾街預期,並打擊經濟及財務表現較差的企業。
花旗環球財富投資總監David Bailin亦警告︰「若聯儲局加息過高、過快,同時減少市場流動性,衰退就會隨之而來。」他續指,消費者正縮減非必需品支出,轉而買耐用品,「我們的投資組合已明顯向耐用消費品傾斜。」
不過,他同時注意到一些推動通脹回落的利好信號,比如先前大型零售商Target出現庫存過剩,反映供應回升及需求下降,同時意味疫情期間不斷推高物價的供應鏈問題「可能已不再是問題」。他認為,供應和需求的自然調節或能消除部分通脹壓力。
家庭財富兩年首跌 負債多
另一反映美國經濟存隱憂的,是聯儲局公布的家庭及非牟利機構淨財富數據,今年首季跌至149.27萬億美元,按季減0.36%。雖然以百分比計跌幅不大,但卻是兩年來首度下跌,同樣預示美國人消費支出恐已見頂。季內家庭持有股票價值減3萬億美元,惟未償還債務卻按年大增8.3%,至183萬億美元。
美國物價持續上升美國物價持續上升
美國物價持續上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