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錢」進:台灣上車難 年輕人呻慘
首季樓價年漲14% 新竹飆逾四成最癲
香港樓價長年高企,年輕人上車難,一海之隔的台灣亦不遑多讓。儘管調查發現愈年輕的台灣人,愈看好當地樓市前景,但看好不代表買得起,更重要是隨着加息周期來臨,愈來愈多人被迫要降低買樓預算,甚或要暫緩置業計劃。有20多歲的台灣年輕人慶幸自己能以遠比台灣合理的價錢在倫敦上車,不用不吃不喝40年才能擺脫無殼蝸牛的命運。
有台灣年輕人早前在網絡發文,直言當地樓價高得令人咋舌,亦讓人失望和憤怒。他舉例一個在倫敦市區的兩房單位,以約600萬新台幣(約162萬港元)就可買到三分之一的業權,「這單位附近還有偌大的公園、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齊備。如果是在台灣買類似的單位,需要用多最少4至5倍的價錢。」
該年輕人質疑台灣的樓價與打工仔的薪酬比例不合理,即使連到台灣居住的外國人,也覺得這裏的樓價太貴。因此,如果可以,台灣年輕人應把握機會往海外闖一闖。
其發文引起廣大回響和討論,網友們說「現在住一個小蝸居已變成奢求的願望」、「樓價對年輕一代非常不友善」,亦有人感嘆由於外國人不太抱「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所以對買樓沒有像東方人那麼執着,這樣樓價就不會被不斷炒高。
調查:愈後生愈看好樓市
台灣房地產中介公司信義房屋的調查顯示,愈年輕的市民對當地樓市看法愈樂觀。未滿30歲受訪者有高達64%看好台灣樓價未來走勢,30至34歲有52%看好樓價;35至59歲人士看好樓市前景的比例介乎39至44%之間,60歲以上的一群就只剩下28%看好樓價。
分析指,較年輕的台灣人眼看樓價愈來愈貴,沒有經歷過樓市大冧,加上買樓更大機會出於剛性需求,因此看好樓市的比例最高。
至於年紀較高的一群,由於經歷過樓市的景氣循環,明瞭樓價總會起起落落,以及隨着年齡上升對風險承受能力下降,因此調查顯示這群人的樓市看法會相對保守和審慎。
隨着加息周期到來,雖然46%受訪者認為有居住需要仍會買樓,但47%受訪者已表示會暫緩置業計劃或要降低預算,這反映央行連番加息勢會對市場信心與購買力帶來影響。
新北台中等住宅供過於求
儘管台灣樓價高企不下,但供不應求的情況並不如市場預期般嚴重,當地媒體統計發現,住宅短缺情況僅在台北市和高雄市兩大都會區出現,其他縣市包括新北、桃園、台中、台南、新竹,實際是出現供過於求。
要分析台灣物業的供求情況,供應面會觀察房屋稅籍住宅數量,需求面看民眾設籍戶數,兩者的差異就是物業供求情況。其中,供過於求最嚴重的縣市是台中市,供應較需求超出5.27萬戶,新北市是4.46萬戶,桃園市是1.26萬戶。
另一邊廂,求過於供的高雄市,住宅短缺3.5萬戶,台北市的短缺更高達14.24萬戶,帶動全台灣的住宅短缺有3.75萬戶。
一個地區樓市的實質房屋購買力,就是剛性需求無法消化過多的供應,高企的樓價更易受到整體經濟轉弱、息口上升、政府樓市辣招等帶來的影響,繼而可能出現幅度較大的調整。
分析指,未來更多的潛在新樓供應,是樓市一大風險,特別是台中尚未計入未來新供應下,已經出現供應比需求多出5萬戶以上的情況,顯示現在即使在人口擁擠的市區買樓,也要多考量地段等因素,才能確保資產在未來具有保值抗跌的能力。
4月賣樓賺錢稅收增1.2倍
從稅收角度看,目前台灣樓市依然熾熱。據台灣的財政部統計資料,今年4月當地個人房地合一稅共31.6億新台幣(約8.5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暴增1.2倍,並創下歷史單月的次高紀錄。桃園市以外,其餘都會區的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都增長超過一倍,稅收最多的是台中市,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4億新台幣(約1.73億港元),按年增1.37倍,反映當地短期交易活躍,加上重劃區的地價與樓價上漲,帶動稅收增加。
房地合一稅是指,當市民賣樓獲利時,針對賺錢的部分要課所得稅。專家解釋,稅收金額的多寡幾乎與房地產市場景氣度呈同步走勢,原因是當物業轉手速度愈快,稅率愈高;而當物業升值愈多,同樣也會導致稅項增加。
參考由信義房屋與政治大學商學院合作推出的信義房價指數,今年首季台灣樓價按季升約4%,按年計更飆14.66%。升幅最大的地區是新竹,按季升近11%,按年更狂飆44.55%。至於跟隨其後的高雄,今年首季樓價升幅分別按季升9.64%和按年升21.56%。
代理估短期成交價漲量平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表示,樓市首季受到台灣推出限制炒樓政策、本土疫情擴散、俄烏戰爭加劇、利率開始調升及通脹升溫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儘管影響投資者的入市信心,但由於自住需求仍然穩健,市場對物業投資需求依舊暢旺,雖然使樓市的交易量下降,但價格仍有支撐。
該行認為樓市景氣度已達到高峰期,短期會朝向價漲量平,走勢維持正面樂觀,未來需密切關注環球息口向上的幅度。其又補充,雖然全球市場資金受美國聯儲局加息壓力影響將持續緊縮,但台灣正持續實行疫情紓困方案,資金面上仍相當充沛,料可為樓市帶來支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