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企焗美退市

中美矛盾愈趨激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續趕絕當地上市的中概股。 中美矛盾愈趨激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續趕絕當地上市的中概股。
中美矛盾愈趨激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續趕絕當地上市的中概股。
未來3年預期42家湧港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短短兩個月內將逾百家中資概念股列入「預摘牌名單」,已達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半數。第7批提出申辯文件的截止日期5月底已過,如同此前多批已屆申辯期限的中概股,鮮有生還者逃脫,更恍如中美關係的晴雨表,反映中美博弈幾無退路,造就中概股不惜回歸港股,甚至選擇赴新加坡上市鋪定後路,券商中金公司料未來3年或有42隻中概股回歸。
中金推算,該42家有機會回歸港股的中概股,未來3年的年均發行新股融資額達288億元,相當於2021年香港新股集資總額的9%。若當中有公司選擇以不集資的介紹形式上市回流,集資規模將更小。
至於日後在美國退市,可能導致部分受投資地方範圍、工具等約束的海外投資者,無法將其持有的美股轉換成港股,而被迫減持,例如只能納入美股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粗略估算年均規模或有126億元被動資金流出。
年內僅兩華企海外掛牌
事實上,在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企業必須向中國當局備案後才能赴境外上市的雙重打擊下,中資企業到海外上市的情況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慘淡,由去年下半年僅得4隻中概股上市,驟降至今年迄今的兩間,反映一眾企業對監管環境不明朗的憂慮,故此放緩計劃。
美國國會早已通過修例,將未接受美國上市企業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核查的財務報表年限,由3年縮短為兩年。換言之,涉及的公司最快從2024年起被退市。
有會計師坦言,地緣政治不穩,即使中美雙方仍積極就審計問題磋商,但在企業審計所需時間以月計的情況下,雙方實際可談判的時間已所剩無幾,況且外界對現時談判進展不感樂觀,相信許多中概股會繼續尋找其他的上市平台,尤其是香港,以分散投資風險。
多棄集資 介紹形式上市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陸續有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回流港股市場。香港交易所(00388)今年起放寬海外發行人第二上市標準,不過,在市況不景氣下,近月回歸的蔚來(09866)以及貝殼(02423)均以不涉及集資的介紹形式在港掛牌。
有投行人士直言,核心問題是科技股估值受壓,即使企業想發行新股,投資者亦無興趣認購,故沒有實際集資需要的中概股大多改用介紹形式加快來港上市。
中美審計監管事件簿中美審計監管事件簿
中美審計監管事件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