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板塊分析:汽車新能源晶片股值博

過去一周,滬深兩市主要指數均報跌收市,其中跌幅最大兩個指數是科創50與深圳創業板指數,分別跌4.94%及3.92%,北向資金呈小規模流出態勢。
數據上看,市場整體氣氛偏向謹慎,反映了期待更多利好政策信號的釋放,同時資金追逐受惠於俄烏衝突引起能源漲價的傳統能源行業,內房產業鏈相對偏弱。
政策方面,在國務院總理強調「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後,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發布穩經濟的6個方面33項措施,增量政策逐步推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均有望進一步發力。內需方面,消費端聚焦於汽車和地產,一是放寬汽車限購,減徵購置稅600億元人民幣;二是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各地陸續釋放寬鬆購房政策,房貸調降明顯。一線城市如深圳及上海,疫情穩定後,陸續發布多項刺激消費政策。
與此同時,在財政端專項債的加快發行要求下,基建投資亦有望加快。此外,會議還涉及穩定供應鏈、保能源安全等內容。整體而言,本次國常會是政策底的進一步確認,對市場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而在26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強調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時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透露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寬鬆政策加碼的必要性。
故此,5月底陸續落實穩經濟與穩市場的措施,有利於市場信心恢復與資金回流市場。上周穩增長政策的逐步加大、細化,為各地區各部門的執行提供明確方向後,有望提振市場信心。
國策扶持 估值望修復
外圍方面,美國聯儲局5月會議紀錄顯示,大多數議員同意繼續在6月和7月加息0.5厘,但因擔心過快加息對抗通脹可能會損及將失業率保持在歷史低位的能力,若出現經濟過快惡化、通脹降溫的迹象,聯儲局可能會在9月暫停收緊貨幣政策。該局「鷹」派立場有望出現轉變,預計這一變化將在第三季度發生。
雖然短期聯儲局推出的超預期緊縮政策仍將在一定程度上壓制A股市場,但A股當前走勢主要是內地經濟基本面邏輯。近期美債利率大幅回落也意味着對增長股的壓制接近尾聲。
展望後市,內地疫情趨於穩定,雖然「動態清零」的方針不會改變,但悲觀預期基本已被市場消化,且寬鬆政策持續加推有望提振市場情緒,目前市場的機會已明顯大於風險。
行業選擇方面,可關注前期超賣及受惠國家政策且有中長期增長邏輯的板塊,如科技及文化娛樂等;政策扶持力度將增加的受累疫情行業估值有望修復,如汽車、新能源、半導體、先進製造等上下游產業鏈。
勝利證券副首席運營官 周樂樂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