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股市估市:美股熊反彈定轉勢?

縱使美國通脹見頂,但未必代表會顯著回落。 縱使美國通脹見頂,但未必代表會顯著回落。
縱使美國通脹見頂,但未必代表會顯著回落。
美股近期反彈,原因只得一個,就是短期加息幅度放緩。上周五美國公布的4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按年升4.9%,按月升幅為兩年最細,數據一出好友即借機大反攻。值得留意的是,數字同時反映個人收入及個人消費開支兩者之間繼續背馳,後者升幅大於前者,證明居民繼續動用存款應付消費開支。再者,部分企業已開始下調資本開支預期,往後經濟走勢是一大疑團,亦繼續影響市場表現。
縱使通脹見頂,但通脹是否會顯著回落,似乎市場沒有答案。一再強調的是,最影響通脹的兩大因素是能源和資源價格,以及供應鏈問題,都是美國不能有絕對話事權,而兩者亦太受國際關係影響,令通脹能否持續下降存在疑問。
滯脹憂慮未有充分反映
美國以至歐洲的問題是滯脹,是增長低迷及通脹高企的殘酷現實。但回顧今年首5個月,市場一時反映憂慮高通脹,一時又反映擔心衰退,在兩個極端下對滯脹的價格反映,印象中只在3月有過短時間出現。基於超賣、早前沽空太多、加息預期降溫以及基金重整組合,股市是會反彈,但反彈期很視乎加息預期因素對市場的耐用程度。如果加息預期降溫,而通脹回落,並且經濟未有轉壞,這是完美,但卻證明債市目前的表現是錯誤反映事實。
然而,債市很少出錯,通脹之後是經濟憂慮,而如果要導致掉期市場開始反映的利息先加後減真的會發生的話,市場仍有一浪震盪,尤其是信貸市場,因為期間的經濟數據會不斷走樣。不要忘記,聯儲局6月要縮減資產負債表,環顧2018年縮表踏入中段,又有中美貿易戰,股市怕了,此情此景其實與現時相差不大。
標普500指數上周累積升幅達6%,為2020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星期。從另一角度看,這其實是20年以來最長跌市,換來的兩年以來最大單周升幅。美銀早前的估算無錯,其編製的牛熊指標跌至歷來市場最悲觀程度後,十居其九都是反彈隨之而來。問題是,這是一個升浪起步,抑或是熊市反彈?
恒指尚未扭轉下跌形態
從每周美股表現看,與3月相當近似,都是大幅向下震盪後反彈。3月及5月都是類似疊加負面因素幾乎同時發生,3月是俄烏戰爭、通脹及中概股大跌,4月底至5月就是內地疫情、美加息及經濟向下憂慮。外媒有個統計值得參考,今年以來標指累跌13%,但若扣除5個最大跌幅交易日的話,實際升2.4%。相反,減去最好的5個交易日,跌幅卻是24%。出現上述情況,很大程度是股市的高估值及散戶高度參與,加劇市場波動,令市場情緒鐘擺效應由以前的每隔一段時間發生,縮短至可能在同一交易日出現。
港股昨日期指結算,恒指在成交增加下重上50天線20,885點以上,收報21,123點,是2月22日以來首次,形勢似乎大好,相信是上海及深圳等城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的憧憬。恒指短期若升穿21,284點的話,一浪低於一浪的形態才會改變。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