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新興國求溫飽恐釀債災

19個國家正禁止部分糧食出口,當中包括小麥。 19個國家正禁止部分糧食出口,當中包括小麥。
19個國家正禁止部分糧食出口,當中包括小麥。
買糧還錢二選一 法也擬派食物券
氣候變化、通脹壓力和爆發戰爭等原因,導致糧食危機與饑荒。今年以來,全球多國針對糧食出口實施限制。世界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共有19個國家正禁止部分糧食出口。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債務危機與糧食短缺雙重打擊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因為這些國家資源有限,且在強美元和通脹高企之下,貨幣貶值壓力日增,即使手上的現金能夠應付還債,但不夠錢買糧儲,結果難逃饑荒厄運!
據IFPRI統計,實施出口禁令的國家包括阿根廷、印度、埃及和土耳其等,涉及小麥、糖、菜油和牛肉在內的基本食品。連其他有出口配額的國家,合計影響全球糧食市場10.38%的份額。
糧價過去一年飆逾三成
對於正陷入債務危機的新興市場而言,糧食通脹情況更加嚴峻。聯合國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食品價格飆升逾三成,對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食品幾乎佔到整體通脹率的三分之一;美國、英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成熟市場,食品通脹只佔到10%或者更低。
法國巴黎銀行新興市場經濟學家Luiz Eduardo Peixoto認為,市場嚴重低估了成本上升的影響。他表示,最值得擔心的是食品價格,預料相關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顯現,從而導致全球通脹率大幅上升。
當一個國家要依賴糧食進口,食品通脹的影響就會愈大;同時,也會因為糧食價格上漲而拖累貿易淨額,繼而引發貨幣貶值。更不幸的是,這些國家通常背負着沉重的外債,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加息周期下,債務成本變得更加難以負擔。
滙豐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債券業務主管Bryan Carter表示︰「與能源價格衝擊相比,食品價格的影響往往更廣泛,且時間更長,政府通常很少推出政策來緩解食品加價對家庭帶來的影響。」
15新興國債處「不良價格」
此前已經出現債務違約的南亞島國斯里蘭卡,首都爆發了大型示威,抗議物價飛漲以及物資短缺。Brandywine環球投資管理基金經理Jack McIntyre直言︰「斯里蘭卡違約讓我感到緊張。」同時表達了對整體新興市場的憂慮。他指出,目前有15個新興市場國家的主權債券處於「不良價格」水平,這些國家的美元債券孳息率接近7%,為近兩年來最高。
受戰爭影響,作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的小麥出口基本上已停止,而作為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的印度,在禁止小麥出口之後,又限制食糖出口,印尼也停止棕櫚油出口。泰國和越南是排在印度之後的大米出口國,也可能採取行動調整出口,繼而導致全球食物成本進一步上升。
南韓豁免食品進口關稅
事實上,發達國家或多或少受到糧食漲價的影響。此前已有研究指,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因為糧食價格上漲而捱餓;法國亦打算向貧窮家庭發放食物券。
在通脹創下13年新高的南韓,政府亦宣布一系列抗通脹措施,包括豁免食用油、豬肉和麵粉等7項主要食品的進口關稅,直至今年底。
南韓財政部表示,最新措施的目的在於緩解進口成本壓力,預期豁免關稅後,豬肉的進口成本可望降低20%。該國央行上周把今年的通脹預測,從原來的3.1%大幅上調至4.5%,預料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
食品幾乎佔多數發展中國家整體通脹率的三分之一。食品幾乎佔多數發展中國家整體通脹率的三分之一。
食品幾乎佔多數發展中國家整體通脹率的三分之一。
多國禁止部分糧食出口多國禁止部分糧食出口
多國禁止部分糧食出口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