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長遠大局:港聯匯倘脫鈎未必惹憂

俄烏戰事讓貨幣體系加速趨分裂 俄烏戰事讓貨幣體系加速趨分裂
俄烏戰事讓貨幣體系加速趨分裂
人幣趨國際化 印俄擬建貨幣機制或催生亞幣
俄烏戰事讓貨幣體系加速趨分裂!台海局勢升溫,加上監管機構放風為港被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做預案,市場憂港元急貶值,惟美國官員已暗示短期很難對港「動刀」。同時中印破紀錄買俄能源,共同利益或使嶄新貨幣聯盟誕生,中長期而言港元也未必需要與美元掛鈎。
俄羅斯揮軍烏克蘭後,3月中旬有印度消息透露,當地擬建「盧比(印度貨幣)盧布(俄國貨幣)貿易機制」,以便繼續買廉價俄油,當中以人民幣作參考貨幣,再制訂印俄貨幣間的浮動匯率機制,被視為有機會促使新的亞洲貨幣(俗稱「亞幣」)誕生。近日印度官員重申,仍努力建立盧比盧布貿易機制,所有可能的付款方式皆在討論中。
俄羅斯方面,外長拉夫羅夫本月中旬指,西方已對俄國發動「全面混合戰」,會藉由與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深化夥伴關係來抵擋西方制裁,又提到當前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正處於歷來最佳,且莫斯科正與印度發展特殊戰略夥伴關係。另與埃及、阿爾及利亞和波斯灣國家,以及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關係也很重要。
美官員:中國屬長期挑戰
提到波斯灣,沙特阿拉伯貨幣里亞爾目前是與美元掛鈎,秉承「石油美元」傳統。然而,隨着該國與美關係轉差,早已傳出允許人民幣作為原油結算貨幣。若美國肆意單方面動搖港匯,其「溢出效應」必讓沙特作出「去美元化」的反應,世界將更快分裂成美元及非美元,幾乎全部經濟學家皆認為美國財金官員不會「自殘」。事實上,近日美國官員已表明,俄羅斯是現在威脅,而中國是以10年計的最嚴峻長期挑戰。言下之意,除非中方「動手」,否則美國難以主動祭出諸如封殺香港聯匯的大殺傷力經濟武器。
由於美國有避忌,故俄烏開戰至今,中印仍保持對俄密切貿易關係,近期透過油輪運送俄油數量正刷新歷史紀錄,上周俄羅斯有7,400萬至7,900萬桶石油,經由油輪銷售或在海上儲存運往中印,大幅高於2月開戰前的2,700萬桶。再者,4月亞洲首次超過歐洲,成為俄油最大買家,這差距將在5月擴大。據悉中印有用自身貨幣支付,意味與俄3方貨幣的互動加速。
目前印度有跨國金融服務和支付系統RuPay,俄羅斯有Mir,中國有銀聯,3國皆有可替代信用卡公司Visa和Mastercard的系統,意味一旦遭西方集團叫停SWIFT,也不會立即影響內部消費支付。
研發央行數碼貨幣在對抗美元的角色更重要,被視為全球首100位具影響力的金融科技顧問、暢銷書《無現金》作者Richard Turrin認為,數碼人民幣將在未來10年內挑戰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主要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國,當從中國購買東西時,將看到數碼人民幣慢慢取代美元支付。若再過5至10年,數碼人民幣將減少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程度,讓嚴重依賴美元的國家可能要尋找替代支付系統,使其對美元的依賴從100%,降到85%或80%。
他又認為,中國在金融技術領域領先10年。威脅當前,難怪上周有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提出議案,下架有關數碼人民幣的應用程式(App)。
美元佔外匯儲備26年最少
數據顯示,各地持續「去美元化」令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佔比由2007年約七成,跌到去年底58.8%,創26年最低。美企亦難捨中國利益,全球電腦巨頭惠普昨表示,未來將繼續在上海增加研發、服務外包和高端製造投入。這意味外匯依然流入,即使美國政府想對華發動經濟戰,商界也會反對。
由此可見,香港聯匯雖未必長存,但未來一旦不與美元掛鈎,也不一定是「經濟末日」,屆時或是大局使然,未來不但有數碼人民幣,隨着人民幣向國際推展,在極端情況下,亦不能完全排除與人民幣掛鈎的可能性。今次由官員主動放風,相信在地緣政局有任何重大改變前,領導層正在盤算各項穩住匯率與香港資產價格的準備工作。
全球外匯儲備貨幣佔比全球外匯儲備貨幣佔比
全球外匯儲備貨幣佔比
中印俄及美國對最新局勢言論中印俄及美國對最新局勢言論
中印俄及美國對最新局勢言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