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急推50招救企業 6月全面復產復市
上海趕緊定下6月全面復常大計,周日發布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提出50條助企紓困新政策,但約兩個月的全市封控令企業間斷停工,港口及陸路物流未能順利運作,資源難以抵達生產地,工廠不能全力生產,對今年內地經濟造成難以挽回的創傷。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更罕見承認「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外界認為內地經濟增速「脫軌」幅度恐達十萬火急的危險關頭,不少經濟分析將全年相關數字預測下調至低速水平。
估全年負擔減逾3000億
滬市新政策自6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今年12月底,方案分為4大板塊,助企紓困升級、支持復產復市、穩外資促消費擴投資的3大需求及強化保障。該市政府副秘書長華源昨指,針對企業面臨經營中的難處,是次行動方案提出「階段性緩繳、普惠性寬免、多渠道減退、針對性補貼」政策,助企減輕用工、房租、社保、稅費等成本。據初步測算,新一輪行動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疊加3月底該市的21條舉措,料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各類資金規模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同時,6月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制。
不過,全國穩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在上周三突發舉行,據報有逾10萬人與會,在省、市、縣設立分會場,陣勢之大反映官方傳遞信號縱向到底的決心,已僅次於2020年2月23日召開的17萬人大會。加上政策領導層接連響警,繼揚言市場主體陷困之後,坦誠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隨即引起各界憂慮內地政府扭轉不了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甚至衰退的局面。
有評論員指,是次電視電話會議或只能直接下達高層決定,冀透過全面調動各種資源,改變現有經濟政策。換言之,內地經濟危急的嚴重程度可能遠超官方數據。媒體引述消息指,官員在會上透露,已有多個省市要求批准緊急發債渡過難關,又提及除非再有特大的自然災害,(中央)還有一筆總預備費,其他的錢就靠地方。言論一旦屬實,地方財政更顯岌岌可危。
內地經濟今年或僅增3.5%
內地全年5.5%經濟增長目標在中外機構眼內已成泡影,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已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4.95%,降至4.2%。該機構經濟學家指,若還有其他重要經濟城市被封控,全年經濟增長料進一步下調至3.5%。據外媒估算,中國官方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將繼續回落。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副教授徐建國早前指,今年以來有1.6億人口受疫情波及,經濟損失達18萬億元;相較之下,兩年前爆發疫情之初,受波及人口僅1,300萬人,經濟損失1.7萬億元。今年內地能否實現官方設定的5.5%增長目標,甚至能否達到2020年的2.3%的增長率,均面臨嚴峻挑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