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治理通脹成大考 美元霸權非不朽

全球通脹「猛獸」來襲,各國都積極應對。有別於歐美依賴調節貨幣政策來抗通脹,亞洲應對有其一套,包括積極推出各項財政措施,並在供應端上作出協調,以緩減通脹壓力。倘若結果說明亞洲諸地因應自身條件治理通脹得法,而歐美卻因過度收緊貨幣政策以致經濟衰退,後果之一勢將推動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加快與美霸「禍水」脫鈎!
聯儲局最新議息會議紀錄披露,全體委員支持未來兩次會議續加息半厘,務求壓住通脹。問題是這如意算盤未必打響,皆因3月以來,中國封城抗疫令國際供應鏈緊張情況惡化,相關影響將在今、明兩季反映在美國經濟身上,屆時將證明單靠收水是無法治理好由供應端引發的通脹。歐洲擬跟緊盟友美國的步伐,計劃9月底前脫離負利率,惟以歐洲經濟底子長期積弱,且通脹尚未見頂下,治理通脹的成效充滿疑問。
亞洲方面,區內最大經濟體中國正受封城防疫衝擊,需求雖短暫「急凍」,但慶幸中國一直能妥善控制物價,通脹壓力相對溫和,故目前利用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來穩經濟的空間亦相對大。
事實上,包括中國等亞洲經濟體都意識到因應本身條件抗通脹的重要性,故至今為止,大部分亞洲央行尚不急於短期內大幅加息,反而是着手強化政府角色,如將重要物資出口改內銷,又或限制能源漲價,以協助穩定物價,例如南韓推電費凍價、印尼提高能源補貼金、印度限糖出口、馬來西亞推油品補貼並限雞隻出口。
由此可見亞洲各地政府都在積極介入市場,透過調整出口及施以凍價政策來調整供應端,變相由政府承擔部分通脹壓力。至今為止,除中國因受制封城外,其他亞洲經濟體的消費市道保持相對暢旺,泰國央行更明言毋須跟隨美息步伐。
有別於上世紀亞洲金融風暴,這些年不少亞洲新興經濟體已採用浮動匯率制,避免貨幣脫鈎美元之後出現顛覆式貶值。美國加息對亞洲貨幣的影響已不如前,亞洲諸地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應本身的條件治理通脹。當前中國經濟周期就明顯有異於美國,隨着當局全方位穩經濟,難關一過,將向世界說明中國增強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成為與美國經濟周期朝向脫鈎的典範,那些不欲被美國「禍水」牽連的經濟體,在區域經貿合作上的取向自有明智的選擇。
有理由相信,這場通脹大考過後,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將更弱,全球去美元化之勢亦會來得更強烈。美國霸權行為孰得孰失,歷史自有公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