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華統一大市場 破貿易高牆

內地冀打破國際貿易由歐美主導的格局。 內地冀打破國際貿易由歐美主導的格局。
內地冀打破國際貿易由歐美主導的格局。
今年以來,內地主要一線城市先後遭變種病毒影響而陷入停頓,加上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使大量國際資金由中國等新興市場流出,重投歐美市場,以至於內地製造業及金融業於首季明顯受壓,市場擔憂內地經濟無法實現5.5%的增長目標。然而,過去兩年內地經濟表現出的強大韌性,這已證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只屬短期,反而由美國主導的貿易保護主義、針對性打壓及反全球化浪潮,才是內地經濟中長期面對的挑戰。
若中國想化解美國主導的貿易壁壘,只有先強化內部市場,增強競爭實力,再拓闊區域性經貿合作等亞太區「外循環」,帶動整個亞太區市場做大做強,才能夠打破國際貿易由歐美主導的格局。
整頓內部問題 與國際接軌
近日國務院提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有意見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工作原則是:立足內需,暢通循環;立破並舉,完善制度;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系統協同,穩妥推進。而建立統一大市場的主要目標是持續推動內地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事實上,從早前內地有關部門主動強化針對高科技產業及金融業的監管就能看出,中央有意整頓內部存在的不穩定因素,推動內部市場更好地與國際接軌。現時提出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在強化監管體制後,進一步健全「內循環」的舉措,其目的是通過推動內部市場主動改革,使整個「內循環」由大轉強,藉此抵禦國際性不確定因素及美國打壓對經濟的影響力。
雖然長期以來內地14億人口是巨大的內在優勢,惟在多年經濟高速增長後,市場內部亦衍生出不少亂象和監管問題,這不但窒礙內地與國際市場接軌,亦不利於參與國際合作和吸引外資。與此同時,面對東西方對立情緒升溫,歐美聯手遏華之勢,中國顯然不能再滿足於依靠「大市場」來發展經濟,而是要將「大市場」打造成「強市場」,通過做強內部市場來抵禦外部風險的同時,為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長期合作及亞洲區經濟一體化創造有利條件。
對RCEP國進出口達2.8萬億
要知道,僅今年首季,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值已達2.86萬億元人民幣,其他國家如泰國、越南和日本等,亦在RCEP協定生效後持續得到貿易紅利,可見只有將整個亞太區市場強化,才能突破歐美主導國際貿易的舊格局,令亞洲市場與歐美市場的發展趨向平等。所以內地在此時提出建立統一大市場規劃,期望藉此來強化「內循環」,再推動RCEP經貿合作及人民幣國際化等「外循環」戰略發展,構建出新的國際經貿格局。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