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商品分析:避險情緒難降溫 黃金仍看俏

通脹持續失控下,美國聯儲局近期接連放「鷹」,繼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於上月初表示,年內需加息3厘以上;主席鮑威爾最近暗示,5月的議息會議加息半厘。隨着加息步伐預期加快,美債孳息率及美元表現強勢,金價表現受到限制。然而,鑑於俄羅斯及烏克蘭緊張局勢持續、內地疫情升溫、美國經濟衰退擔憂加劇等仍繼續發酵,預期黃金仍能充當避險角色。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急升,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上漲8.5%,創41年以來新高。另邊廂,歐元區3月CPI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亦分別按年上升7.5%及31.4%,反映歐洲央行的加息壓力正與日俱增。俄烏軍事衝突是造成商品價格持續高企的主要原因,隨着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即將進入第3個月,雖然俄軍已撤離烏克蘭首都基輔,但卻集中火力進攻烏克蘭南部及東部地區,反映兩國戰爭並沒有降溫。
同時,俄羅斯及北約各自於地中海加強軍事部署,兩方的海軍力量更增加至冷戰以來的最高水平,恐意味全球已進入新冷戰時期,市場對通脹的憂慮只會有增無減。
商品續漲價 谷高通脹
地緣政治衝突持續,歐洲正日益避開買入俄羅斯石油,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拒絕大幅增產,全球原油供應的結構性短缺局面持續,即使原油需求有所減少,原油價格依然居高不下。除俄烏戰爭外,隨着中國多個城市再度爆發疫情,上海仍未解除封鎖,大多數半導體企業仍處於停工狀態,上海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製造業重鎮,預期未來數月仍會繼續影響全球供應鏈。
至於北京及杭州疫情快速升溫,可能即將開始實施更大規模的封城隔離,令全球供應鏈備受壓力,導致商品競爭加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只會進一步助長全球通脹。
遏制通脹已成為各地央行的燃眉之急,據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幾乎一致認為聯儲局5月會加息半厘,6月再加息0.75厘的機率亦接近九成,全年合共加息3厘或以上的機率同樣超過九成。在激進的加息步伐下,恐對經濟增長相當不利,甚至加大陷入滯脹的風險,加上內地疫情暫未能受控,避險情緒難以降溫,估計資金仍會繼續流入金市或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避險,金價強勢仍有望捲土重來。
惠理基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