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豬肉進口今年恐跌三成

上海封城令肉類進口量大減。 上海封城令肉類進口量大減。
上海封城令肉類進口量大減。
上海持續封城導致食品產業物流陷入僵局,包括肉類、乳製品和食用油等被困在上海港口,有供應商計劃將產品送往內地其他港口,惟成本增加問題猶在,最終激化食物通脹。有分析預計,今年內地豬肉進口量或由先前估計的下降10%,進一步跌30%。
內地作為全球最大的肉類買家,去年進口肉類超過900萬噸,總價值約320億美元,其中上海更佔進口最大份額。貿易商亦依賴上海向內地其他城市分銷產品,惟上海自3月底實施封鎖措施後,運輸冷藏或冷凍產品的成本進一步上升,3月上海牛肉進口量按年減23%。美國肉品加工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表示,已將肉類運輸轉移到其他市場,直到情況緩解。巴西出口商亦已取消出貨,並停止預訂新貨輪。
缺零件 貨櫃車隨時減產
同時,疫情防控令4月由內地出發運往美國港口的貨櫃創今年以來新低。由於訂單積壓,故分析警告一旦內地重啟出貨,大量船隻湧進美國西岸港口勢將拉長船舶等待時間,加上美國零售商已經開始「補冬季庫存」,屆時恐將引爆新一波大塞港。
禍不單行的是,全球海運繼「缺貨櫃、缺司機」後,正面臨連貨櫃車也短缺的難題,主因部分歐洲貨櫃車製造商欠缺備用零件,而手上的訂單積壓又愈來愈多,在無法確定可能遠至明年才能交付的車用原材料成本價格下,貨櫃車製造商無奈地不接受更多訂單,致使目前車齡一或兩年的二手價格幾乎與新出廠的貨櫃車相同。種種因素正預示環球運費難大幅回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