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全球製造業走下坡

內地封控措施及俄烏戰事聯手推高企業成本,加劇供應鏈困局。 內地封控措施及俄烏戰事聯手推高企業成本,加劇供應鏈困局。
內地封控措施及俄烏戰事聯手推高企業成本,加劇供應鏈困局。
台日歐上月PMI擴張放緩 美增速年半最慢
內地經濟重鎮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封控措施自3月底起持續至今,不僅拖累工廠運作、削弱消費活動,還給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封控措施及俄烏戰事聯手推高企業成本,加劇現有供應鏈困局,拖累台灣、日本及歐元區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擴張速度在上月放緩。南韓及菲律賓等製造業雖仍活躍,但主要是靠美國等關鍵市場的需求帶動。然而,美國昨晚公布的4月ISM製造業PMI報55.4,低於預期57.6並創2020年9月以來最低,難撐起全球。
標普全球數據顯示,日本上月工廠活動擴張步伐放緩0.6個百分點,製造業PMI錄53.5,儘管仍企穩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但當地廠商愈發憂慮通脹及供應鏈壓力,以及內地封鎖措施進一步延長的影響,拖累企業信心挫至2020年7月後新低。
部分亞洲地區出口呈下滑
至於台灣也受疫情影響,上月製造業PMI按月放緩2.4個百分點至51.7,為2020年7月以來最低。值得留意是,內地封城措施及俄烏戰爭,導致供應鏈日益緊張,客戶需求亦告回軟,迫使台灣廠商減產,為5個月以來首次,減速更是近兩年最急。
歐元區4月工廠活動擴張力度創下15個月新低,有關PMI按月放緩一個百分點至55.5,儘管仍維持擴張,惟俄烏衝突及內地封鎖措施加劇了目前的零部件短缺問題,且通脹問題疊加經濟前景日益不確定,亦打擊需求。標普全球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更形容,上月整個歐元區的製造業產出幾乎陷入停滯,區內只有法國、意大利及西班牙錄輕微增長,德國更出現近兩年來首次倒退。
相比受俄烏衝突直接影響的歐元區,亞洲部分國家仍可受惠美國等關鍵地區的需求。南韓上月製造業PMI升至52.1,成功收復3月失地;菲律賓則創下2017年11月以來最佳表現,與澳洲同步增長1.1個百分點,分別企於54.3及58.8。印度按月增0.7個百分點,至54.7。不過,部分地區的出口訂單已呈下滑,預示5月PMI將未如理想。
再者,內地上月官方製造業PMI跌至2020年2月以來最低,正為全球供應鏈增添壓力。就連在疫情爆發初期、即2020年讓內地經濟快速復甦的外貿活動亦正轉弱,上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及進口指數雙雙下滑。
學者憂華面臨「增長型衰退」
為穩定經濟,內地上周舉行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多項措施,其中包括「要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調控力度,把握好目標導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餘度」。市場預計,財政政策會是當局穩增長的關鍵,特別是國債及新的基建融資工具有望短期推出;至於貨幣政策料以各類再貸款工具為主,房地產政策亦有望繼續放寬。
雖然當局連月承諾加大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但多位經濟學家憂慮,封鎖措施導致大規模停工停產並拖累供應鏈,政策效果有機會被削弱。野村表示,市場應繼續關注疫情的發展及「清零」防疫政策,「這比其他政策都更重要」。有外媒引述經濟學家指,內地正面臨「增長型衰退」的風險,即一段疲軟擴張期,經濟未能發揮全部增長潛力,且未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這最終會對全球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上月官方製造業PMI續跌中國上月官方製造業PMI續跌
中國上月官方製造業PMI續跌
世界各地4月製造業PMI數據世界各地4月製造業PMI數據
世界各地4月製造業PMI數據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