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食:全球糧價史上最癲 年漲33%

本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 本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
本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
世界糧食危機未解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3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再創新高,按年漲33.6%,按月升12.6%,主因俄烏衝突引發全球穀物和植物油價格飆升,兩項價格指數分別按月上漲17.1%和23.2%。
該指數由穀物、植物油、乳製品、肉類和糖5個商品類別價格指數的加權平均數構成,每月發布一次,是用以衡量全球貿易中最活躍的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變化的指標。
港食品使費增7.6%
事實上,導致食品價格愈升愈多的原因眾多,如農作物失收、供應鏈受干擾、包括能源、化肥、飼料價格急升等,都會擠壓食品生產商利潤,阻礙投資和擴大生產,在供不應求下,價格自然向上。
更值得關注的是,合共供應全球近三分之一小麥、四分之一大麥,以及近四分之三葵花籽油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原本現時正處於春耕播種期,卻因兩國戰事持續而擾亂農業產量,敲起全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急飆的警號。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香港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雖按年僅升1.7%,但基本食品價格卻錄得按年7.6%的升幅、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按年升3%。港府指,3月時,新鮮蔬菜價格高企,令基本食品價格按年大幅上漲,展望將來,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供應和運輸鏈瓶頸影響,短期內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會居高不下,導致進口物品價格升幅加快。
據2021年消費物價指數年報,2021年與2020年比較,個別食品平均零售價升幅顯著,如上等活雞由每公斤139.8元,升至150.7元,加幅7.7%;上等牛肉由每公斤189.1元,升至198.7元,加幅5%;紅衫魚由每公斤121.7元,升至127.9元,加5%。因今年上半年內地受疫情影響,產量減少,且通脹亦在升溫,依賴內地進口食品的香港也需有心理準備,食品價格或易升難跌。
日清營多加價 挽救毛利率
從企業層面看,物價狂飆同樣影響生意。部分來自體育用品、醫藥、手機設備行業的藍籌企業,去年毛利及純利雖已重返疫情爆發前水平,但對於備受食材價格上漲影響的企業,利潤空間正在收窄。食品企業面對原材料漲價的壓力,會採取不同措施試圖緩解部分壓力,而產品加價是方法之一。
港人熟悉的日清食品(01475),4月1日起調高部分袋裝及杯裝即食麵在香港的出廠價格,加幅為中高單位數。今次加價的產品包括「出前一丁」系列、「合味道」系列及「U.F.O.」產品。日清食品對上一次調整「出前一丁」袋裝麵已是2008年,而容器裝即食麵產品對上一次價格調整是在2019年,包括「合味道」產品。
該企指,面對原材料及物流成本飆升帶來的成本壓力,集團已採取多項優化營運及提升生產效率的措施以抵銷成本升幅。集團認為已到了適當時候調整產品價格,可更有效地抵銷成本壓力。
隨着即食麵的主要原材料如棕櫚油、小麥粉價格攀升,日清的採購成本大增,以致毛利率由2020年的32.9%,降至2021年的31.7%。公司更要拓展非麵類產品包括穀物麥片、蔬菜汁等,以開拓新收入來源。作為大眾食品的即食麵都要加價,其他主要食品價格亦只怕有加無減。
太興少賺16% 急調整菜單
日資券商野村預期,即食撈麵營多的生產商Indofood CBP今年雖會再漲價4至5%,但相信也不能完全抵銷原料成本上漲對毛利率構成的壓力。身兼第一太平(00142)主席的行政總裁林逢生表示,該企今年會致力在「銷量和盈利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經營「太興」、「敏華冰廳」、「茶木」等品牌的太興集團(06811),去年純利則按年減少16.17%至9,971.6萬元。年內用料成本為8.78億元,按年增6.9%。作為應對,集團不斷調整旗下各品牌之菜單組合,並在新品牌中提供可簡單烹煮之菜單選項,以減低各類食材成本波動之影響;另透過批量採購,以及與供應商協商而獲得更多折扣優惠。此外,集團位於東莞之食品廠房的生產力穩增,連同香港的食品廠房,有助更高效控制成本,實現更大的規模經濟效益。
去年股東應佔溢利減少6.39%的康師傅控股(00322),亦提到儘管即食麵行業需求逐步回歸常態、飲料行業需求溫和上升,但是大宗商品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也帶來壓力。
至於蒙牛乳業(02319)亦在業績報告中提到,原奶成本在2021年居高不下,須透過改善產品結構,推動產品組合升級,並繼續協同戰略供應商加強奶源布局。
在上海上市的梅林牌午餐肉生產商上海梅林正廣和則於業績公告內提到,一個豬價周期通常歷時3至4年,始於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的本輪周期已屆「衰退末尾期」,現時活豬養殖企業面對糧價上漲、豬瘟防控和環保措施等因素成本高企,市價掉崖令他們苦不堪言,但以能繁母豬數量去年中見頂,活豬供應仍然過剩,養殖企業今年仍處理去產能化,直至產能回歸平衡,肉製品利潤空間逐步顯現。
餐飲和食品企業如何應對成本壓力餐飲和食品企業如何應對成本壓力
餐飲和食品企業如何應對成本壓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