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打好退休攻防戰 3招抗通脹穩健
常言道,「退休要預早籌謀」。轉眼間,一眾50、60後已經踏入「登六」里程碑,邁向退休人生。然而,不少人在退休時卻面臨數之不盡的問題,既有病魔這個大敵,最新還有防不勝防的通脹困擾。面對通脹上升,一眾銀髮族可以作甚麼部署,令退休金不至於被通脹蠶食?是次教路3招打「退休攻防戰」!
先計計各位老友記所需的退休金額,假設每月開支一萬元,並由60歲開始退休至80歲歸老,換言之期內花費高達240萬元。
儲備金實際恐需320萬
不過,此金額倘未計及未來10年每年出現3%的通脹,如果將這個因素計算在內的話,退休儲備金實際需要超過320萬元,反映「錢愈來愈唔見使」,所以幾十萬元的強積金,根本不足以彌補日常生活開支。
事實上,退休計劃首要着重穩健,並配以有紀律的理財規劃。雖然近期美國聯儲局或加息半厘,但港息仍徘徊在偏低水平,與昔日靠存款食息的年代已大不相同,難以跑贏通脹,所以多元化投資相當重要。如是者,大家又應該如何為退休做好攻防戰,將退休金愈滾愈大?
1.50歲前採「6+2+2」組合
提防高息股「賺息蝕價」
不過,上古國際集團董事梁彥穎提醒,要小心高息股「賺息蝕價」的陷阱,建議直接買入以收息股為題材的基金更為方便,因為「有人幫手管理且風險不高」。此外,他認為大家亦可選擇均衡型基金作為退休金配置策略。至於退休金的配置比例,他指出,50歲前可用「6+2+2」的投資組合,亦即60%股票,餘下40%則分別是債券及貨幣佔各半。至於較為進取的做法,可參考現時其有份管理的家族辦公室例子,股票、債券及貨幣的比例均為各三分之一。
2.買銀債iBond享保證回報
買銀債及通脹掛鈎債券(iBond)既可分散投資,又可享保證回報,皆因其息率與通脹掛鈎,且較定期存款高息,不失為銀髮族穩健的投資工具。
惟要留意的是,由於銀債不設二手市場,所以在債券到期前,投資者要向託管的銀行或經紀行以原價回購,所以當退休人士沒有穩定收入,在認購前,宜先計好投資金額會否在未來的3年時間內用得上。
綠債半年派一次息
此外,因疫情而延遲至4月26日公開認購的綠色零售債券,玩法亦與iBond近似,每半年派一次息,息率與通脹掛鈎,保證最低2.5厘利息,集資所得會直接投放於具環境效益的綠色項目,如可再生能源、廢物管理及資源回收及綠色建築等。
3.規劃退休參考「123法則」
在規劃退休時,亦可參考常見的「123法則」。首先,當中的「1」乃表示退休後的每月開支。至於要如何估算這筆使費,就可以利用兩大方法,一是將退休前的每月收入打七折或八折,另一方法就是估計屆時衣、食、住、行、娛樂及醫療開支等費用,針對不同範疇的開支時增時減作推算,又以醫療費用尤其顯著,出行則較少負擔,因有樂悠咭的兩元乘車優惠。
策略宜確保穩定現金流
至於法則提及的「2」,指的是退休的兩大階段,分別為「累積階段」與「提取階段」。所謂「累積階段」,亦即退休前約20至30年的在職期。由於「打工仔」這段時期會一邊工作一邊儲蓄迎接退休,所以投資年期較長,並宜集中於資產增長。「提取階段」則意指退休人士提取儲備資金過退休生活,而由於儲備在此段時間會不斷減少,所以投資策略宜確保穩定現金流為前提。
最後「3」則代表「3個百分比」,分別是平均通脹率、退休前及退休後的儲蓄或投資預期回報率。由於通脹會令貨幣購買力「不見一大截」,所以無論是退休前或退休後的投資預期回報率就更直接影響到你的退休投資收益。因此,切勿掉以輕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