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經濟新藍圖 谷內循環救市
打造「統一大市場」降成本
隨着環球政經變天,全球化驟變區域化,加上逾兩年抗疫讓各地債務破頂,種種因素皆令傳統貨幣和財政政策失去協同效應,諸如減息、降準、加大貸款等耳熟能詳的方法恐難再發揮十足效果,預示救市須求變。適逢內地周日發布《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下稱《意見》),市場解讀為未來救市和經濟發展新藍圖,務求大削營運成本,以內需為主體強化「內循環」戰略,讓市場變得大且強,既有足夠的自主發展能力,亦有助鞏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
推30項措施強化市場
《意見》共有8個方向,30項措施,「統一大市場」是指在全國範圍建設「基礎制度規則統一」,以全面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8個方向除整體要求外,包括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組織實施保障。
簡而言之,就是各方面務求一致性,要做到「統一大市場」,第一步是優化區域市場一體化,例如京津冀一體化、長三角、大灣區,還有成渝這種雙城經濟圈等區域,這些地區已積累一系列推動市場區域一體化經驗和做法,透過構建這些區域樣板,為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有利支撐。
如是者,《意見》指出要以上述各區域經驗來破除各種封閉的小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實現自我小循環,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這有助構建「統一大市場」,進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疏通,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供給創造需求、需求牽引供給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規模效應,有助提高「內循環」質量和韌力。《意見》尤其強調「立足內需,暢通循環」,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
為了實現強化版的「內循環」,《意見》指出無論是土地、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技術和數據市場等要統一制度。市場認為這有利於新興產業和中小企業跨越區域限制。行業方面則有利大力發展物流行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因數據顯示2020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生產總值(GDP)比重為14.7%,幾乎是美國、日本的兩倍,故降本增效空間較大。透過革新物流可支持數碼化物流交付平台建設,助企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供應鏈企業。
鑑於世界分裂,內地依賴進口能源,《意見》盼統一全國能源市場,建立各系列期貨產品,革新定價機制,務求爭取最大的話語權,加快產業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券商認為,新製造業投資將是經濟增長的最主要支撐,單是今年增速有望達11.1%。
上月新增貸款3.13萬億
內地有上述打算無可厚非,因經濟模式若不徹底改革,單靠貸款很難維持可持續發展。內地昨公布3月社會融資增4.6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1.28萬億元;新增貸款3.13萬億元,按年亦大升3,951億元;廣義貨幣供應(M2)增長9.7%,較2月的9.2%有所提升。總結首季社會融資12.06萬億元,按年多1.77萬億元;新增貸款8.34萬億元,按年多增6,636億元。然而,數據反映企業和家庭長期貸款按年減少,意味長遠經濟需要更大支持。
另外,渣打銀行與貿發局昨公布,今年首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再回落至49.6,從2021年第四季的50.3回落,連跌3季,是自2020年第三季以來首次低於50的中性指標,反映營商信心續受去年下半年不利因素影響,包括內房疲弱和監管收緊等,這也反映需要嶄新經濟藍圖紓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