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剖析:氣候領袖企業享優勢
未來10年,業務脫碳進度較其他競爭對手快的氣候領袖企業,將具備更大的成本優勢;雖然有部分企業因為現時低得無法持續的碳價格和「碳抵銷」價格而為碳排放成本沾沾自喜,惟這種情況勢將逆轉,沒有未雨綢繆的企業更有可能需要面對意想不到的成本壓力。
碳價格或類似的計劃正變得愈來愈普遍。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ETS)預示着未來將發生的變化,中國、加拿大及美國部分地區亦在仿照歐盟的體系發展碳定價市場,其他國家將引入碳稅或碳徵費,以達到類似效果。
單靠植樹非可持續方法
歐盟的碳定價機制在實現目標方面一直都頗為成功,讓涵蓋的發電、供熱及能源密集型工業設施行業的排放量減少約43%。然而,歐盟仍需採取更多行動方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現時歐盟已宣布計劃將其排放交易體系擴大至多個不同行業,包括航運、公路運輸及建築。
雖然有一些企業因為其淨零排放計劃而引起高度關注,但當中有不少都是建基於廣泛的「碳抵銷」之上。「碳抵銷」有多種形式,投資植樹造林項目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方案,對於許多行業而言,這些「碳抵銷」仍較投資在低排放技術的成本便宜,以致企業管理團隊認為可依靠「碳抵銷」實現其目標,而毋須投資在低碳生產或技術之上。
不過,這是一種錯覺。目前「碳抵銷」價格處於每噸5至10美元水平,已低得無法持續。未來這些企業將無可避免地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以兌現它們的氣候承諾。
若要理解為何「抵銷碳」的價格將會上漲,便需從宏觀角度考慮。所有簽署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的國家及參與者均承諾共同努力,以實現將全球升溫幅度限制在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兩度或以下的目標。
眾所周知,地球上根本沒有足夠的土地,讓全球相當部分的減排目標可以植樹造林的方式實現,特別是考慮到全球人口正不斷增長,而且氣候變化本身對農業生產力的壓力亦愈來愈大。隨着以植樹造林及其他方式的「抵銷碳」排放需求增加,加上可用土地的早期供應耗盡,在爭奪其他用途土地的情況愈演愈烈下,預料「碳抵銷」價格將大幅上漲。
「碳抵銷」成本勢上漲
有分析指,「碳抵銷」價格有可能在2027年升至每噸47美元,並在2029年進一步升至每噸200美元以上。不過,市場自主情景假設「碳抵銷」市場仍與現在相似,即容許以避免未來排放的方式「抵銷碳」而毋須實際去除碳排放,這種情況將導致供應過剩,從而令「碳抵銷」價格維持在低位水平。雖然現在是這樣,但對於以避免的方式抵銷碳排放,這種做法所受到的批評及審查已日益嚴厲,相信企業視此為良策的情況不會維持太久。
全球為碳排放作出定價已愈來愈普遍,考慮到可儲存一噸碳的樹木需要50年才能培植出來,每棵樹的平均價值遠高於5美元自然是無可厚非。由此可見,部分企業過分投入「碳抵銷」的舉動可謂極不明智。
無論企業面臨的成本來自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等官方計劃、政府的碳徵稅,還是自身為兌現淨零可持續性發展承諾的「碳抵銷」價格上漲,有一點很明確,當真正需要承擔起碳排放的成本時,那些已確切地減少絕對排放量的企業將具備更大的優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