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戰火疫情天災夾擊 晶片交貨延至26.6周

英特爾已暫停在俄業務。 英特爾已暫停在俄業務。
英特爾已暫停在俄業務。
雖然近日歐美通脹高企壓抑了消費需求,惟困擾全球已久的晶片荒問題仍未見緩解。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研究顯示,3月份行業晶片訂單的交貨期較2月增加了兩日,長達26.6周。報告更指,大多數類型的晶片交貨時間都有拖長,包括電源管理、微控制器(MCU)及記憶體晶片。
該報告指,俄烏衝突、內地部分地區因疫情封城,加上日本的地震影響了今年首季晶片生產,更可能成為全年供應鏈揮之不去的陰霾。有半導體企業高層警告,直到2023年,一些客戶仍將難以獲得足夠的供應。英特爾(Intel)等大廠增加新廠建設,其中大部分產能最快要到明年才能投產。
英特爾行政總裁傳訪亞
正當晶片供應緊絀之際,外媒引述消息指,英特爾行政總裁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正造訪亞洲,此行可能包括拜會台積電在內的晶片供應商,今次也是他接任行政總裁以來第二度到訪台灣。英特爾未有正面回應消息,僅表示在情況許可下,將增加與世界各地的員工、客戶、合作夥伴、供應商夥伴的互動。
值得注意是,英特爾已表示暫停在俄業務,或導致當地晶片短缺惡化。不過,依賴進口晶片的俄羅斯國家卡支付系統(NSPK)表示,已在中國找到兩家新的晶片供應商,惟未有透露供應商具體資料。
寧德歐洲廠年底產電池
內地企業除適時把握俄國的商機外,也不忘於歐洲市場開拓業務。內地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宣布,首條中國境外生產線已獲監管許可,將在今年底前開始生產電池。該工廠位於德國中部,料在當地創造2,000個就業職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