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資狂掟 港股險守兩萬二

恒指昨日尾市跌幅急速擴大,成交更見增加。(中新社圖片) 恒指昨日尾市跌幅急速擴大,成交更見增加。(中新社圖片)
恒指昨日尾市跌幅急速擴大,成交更見增加。(中新社圖片)
內地上月走資1365億 科網股恐續受打擊
內地股債市場「走資」情況加劇,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上月流出中國的「熱錢」高達175億美元(約1,365億港元)。與此同時,港股北向資金昨沽出逾53億元人民幣,反映外資正通過香港拋售中資股。外圍氣氛疲弱,加上憂慮內地疫情失控,阿里巴巴(09988)和美團(03690)等科技股再受壓,拖累恒生指數周三挫逾400點,險守22,000點大關。
IIF曾於上月底警告,資金正「前所未見」地流出內地市場。其最新報告指出,受地緣政治局勢、貨幣政策收緊、通脹上升,以及各國經濟難以從疫情復甦的憂慮加劇,外資或正重新評估風險敞口,導致新興市場股債市場3月合共流出98億美元,為去年3月以來首見資金外流。
其他新興債市淨流入639億
不過,外資拋售動作似乎僅針對中國資產,上月內地債股市場分別流出112億美元及63億美元,若撇除內地,新興市場債市實際錄淨流入82億美元(約639億港元),股市流出金額則不到4億美元,拉美市場亦在3月錄得淨流入108億美元,反映市場資金已出現輪動。
大市方面,恒指昨日反覆向下,臨近尾市跌幅急速擴大,最多重挫487點,低見22,015點,收市報22,080點,跌421點或1.87%;國企指數收報7,608點,跌162點或2.09%;科技指數收報4,587點,跌182點或3.82%。
假期後「北水」回歸,周三港股總成交回升至1,344億元。港股通錄淨買入6.37億元,終止連續5日淨賣出,中國海洋石油(00883)和中國海外發展(00688)分別獲淨買入12.08億元、9.31億元,股價齊漲逾5%,為表現最佳的兩隻藍籌。美團亦獲淨買入逾9億元,惟昨照收跌3.65%。
專家估恒指次季波幅2000點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預期,恒指短期下試18,000點機會較微,次季或於現水平波動約2,000點,而內地相關監管未完全明朗,相信科網股仍然受壓,較看好能源、金融和工業股。不過,若往後美元逐步回落,或牽動更多資金流入亞洲及香港股市。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則指出,科網股估值具吸引力,認為科企長遠仍具盈利能力,加上中美審計糾紛因素漸明朗,對中概股後市較樂觀。他相信,港府逐步放寬限制措施,以及中港有望恢復通關等,可推動港股由低谷回升。後市要留意歐美加大制裁俄羅斯力度、加息周期比預期更長,以及疫情惡化的風險,對內需消費、新能源和高息股看高一線。
瑞信:華輸入通脹壓力驟增
瑞信則稱,內地上市公司去年下半年業務復甦停滯,395家企業整體淨利潤增速降至3%,料隨着全球商品價格上漲,內地經濟面臨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亦會隨之上升,續看好受惠於供應鏈受限的股份,和具定價能力及成本轉嫁能力的企業。
瑞信看好中資股名單瑞信看好中資股名單
瑞信看好中資股名單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