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保協深入研究「回A」方式

中資企業在內地上市,可較香港享有較高估值。 中資企業在內地上市,可較香港享有較高估值。
中資企業在內地上市,可較香港享有較高估值。
即將更名「協鑫科技」的太陽能發電原料多晶硅大廠保利協鑫能源(03800),2月上旬刊發公告,宣布正研究在內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行性。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楊文忠稱,農曆新年期間關於公司「回A」的傳言滿天飛且層出不窮,現時可以說的是非常積極地研究,並且權衡得相當深入。
之所以現在還未拍板,他指出,主要是「回A」可以是分拆業務、資產重組、借殼A股上市公司,又可以是「3800」在中港兩地同時掛牌,這些方案涉及不同法規要求,又要內地和香港的監管要求,正與投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和評估師等研究當中,「現在去到比較細的論證階段」。從股東方面着想,內地估值較高,可以發行較少新股籌集一樣的營運資金,對現有股東的權益攤薄自然較小。
協鑫新能源轉輕資產模式
至於現在重提「回A」,他續稱,首先是國家政策非常支持太陽能,跟2018年抑制安裝增長的「531新政」南轅北轍,而且不少內地基金反映很想投資保利協鑫,甚至反饋「內部審批基本上都過了……你們回來,我們肯定要投資的」。副總裁宋贇波稱,集團改名後將會回歸硅料主業和科技創新。
旗下曾是全球第二大太陽能發電公用公司的協鑫新能源(00451)方面,楊文忠表示,經歷過去一年多連環賣產後,裝機容量將進一步降至753兆瓦,跟2018年的7,309兆瓦不可同日而語,日後會改走「輕資產」模式,「500至700兆瓦就合理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