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原料價漲 難阻太陽能業擴張

內地太陽能廠商正積極擴產,保障全球新能源發展。 內地太陽能廠商正積極擴產,保障全球新能源發展。
內地太陽能廠商正積極擴產,保障全球新能源發展。
多晶硅供不應求 保利協鑫新特齊增產
藍籌太陽能玻璃大廠信義光能(00968)早前提到,太陽能發電系統成本多年來持續下降促進了其普及,惟去年掉頭回升,原因包括太陽能電池原料多晶硅價格大漲,擾亂了部分太陽能項目的投資計劃與建設進度。不過,掌握全球過半多晶硅市場份額的一眾內地廠商正積極擴產保障全球新能源之發展,龍頭之一的保利協鑫能源(03800)不擔心需求被高昂售價打擊,並對多晶硅價格依然樂觀。
要留意的是,2021年8月起備案的集中式太陽能發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太陽能電站和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提供電價補貼。大唐新能源(01798)預測,2022年太陽能項目的單位建設成本為4,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另有200至300元屬國家規定安裝的電力儲存系統;風電則介乎3,400至3,500元,風車佔其中2,300至2,600元。
不少香港上市內地發電公司今年甚至更遠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側重太陽能,可是如果多晶硅售價繼續暴漲,安裝計劃不排除再有隱憂。
首3季多晶硅價格仍看俏
保利協鑫副總裁宋贇波表示,感覺不到硅料需求在當前價格有下行壓力,「真的是供不應求」。多晶硅價格走勢要視乎新增產能何時釋放,單看今年上半年並不多,因此對今年首3季多晶硅價格和盈利能力頗有信心。以往第四季是淡季,因為天氣寒冷不適合在空地大量安裝太陽能模組,如果這時有新產能按規劃釋放出來,不排除會有調整。
然而,近日的地緣政治衝突令能源自主成為多國的當務之急,尤其是德國把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實現100%的目標提前15年,跟法國一樣大舉調高太陽能裝機規劃,因為所謂能源自主,選擇不外乎風力及太陽能,所以全球太陽能需求理應與日俱增,不排除今年達到200至250吉瓦(20萬至25萬兆瓦)後,下年增至350吉瓦。如果全球太陽能裝機需求2025年及2030年分別達到500吉瓦及1,000吉瓦,市場屆時分別需要180萬噸及360萬噸的多晶硅。
戰事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
大和分析師葉捷賢上周發表報告,指俄烏戰爭會推動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市場更能容忍太陽能模組價格上漲。以多晶硅產能直至第四季為止沒有明顯擴張,每公斤售價今年首9個月都會高於200元。大廠之一新特能源(01799)預期今年多晶硅售價介乎每公斤200至240元。
面對龐大潛在需求,內地多晶硅廠商正積極擴產。宋贇波表示,保利協鑫今年產量指引約17萬噸,運用新工藝硅烷流化床法(FBR)的「顆粒硅」佔7萬多噸,其餘約10萬噸是採用傳統工藝生產的「棒狀硅」。新特方面據報今年亦會把多晶硅產量由7.82萬噸,提高至介乎11萬至12萬噸,更指引明年再擴張至23萬噸。
保利協鑫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楊文忠表示,多晶硅價格破頂緣於一時的供不應求,擴產正是因為需求存在,以現時經營狀況和資金回籠情況,就算是80億元的資本開支預算,也不是太大負擔。宋贇波補充,保利協鑫的多晶硅訂單約七至八成是長期供應合約,產品一完成便付運,客戶包括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等內地上市的一線模組大廠,另外一成左右是給中小客戶的溢價單。
保協雙管齊下降低成本
更重要的是,宋氏指出,顆粒硅單位生產成本和每萬噸資本開支,均比傳統棒狀硅低30%,其中電費成本更低75%,反觀內地其他廠家的新產能所在地電費成本有上升壓力,顆粒硅乃保利協鑫應付多晶硅潛在調整的優勢。集團在內蒙古包頭還有一個年產能15萬噸的工業硅(多晶硅原料)項目,工業硅副產品乃蒸氣,它正是多晶硅僅次於電費和工晶硅的成本,換言之可雙管齊下降低成本。
另外,宋贇波表示,國家已表明不能因為能耗指標損害國計民生,類似去年雲南限產工業硅及多地「拉閘限電」的危機不太可能重演,況且今年外圍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中央亦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要總量與強度「雙控」的,已從能源消耗量變成碳排放。楊文忠補充,項目獲批前政府審核過碳排放量,不擔心生產被迫停頓,而且徐州顆粒硅項目的每公斤碳足迹數值僅37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獲法國政府認證比之前的全球新低再低一大截。
多晶硅平均售價多晶硅平均售價
多晶硅平均售價
中資電力企業新能源投資規劃中資電力企業新能源投資規劃
中資電力企業新能源投資規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