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股今季最悲跌落萬八

港股已經連續3季下跌。 港股已經連續3季下跌。
港股已經連續3季下跌。
中國股債上季走資384億 俄烏戰美收水續困擾
港股截至上周四為止已經連續3季下跌,日媒統計更顯示,上季外資淨沽售中國股票和債券合共384億元人民幣,比起2015年人民幣貶值和2020年疫情初次爆發更嚴重。即使恒生指數自金融海嘯後從未試過連跌多於3季,適逢中美審計爭端有曙光,但專家對港股今季表現仍審慎,原因之一是美國聯儲局恐把「收水」從加息升級到縮減資產負債表。
港股上一次連跌3季是2018年第二至第四季,其時中美貿易戰開打、兩國關係漸走下坡,以及重磅股騰訊控股(00700)和現時一樣苦於內地長期停批遊戲版號,計及去年第3季至今年首季,乃2009年首季後第二次連跌3季,問題是根據港交所互聯互通數據和上海清算所的債券外資持倉數據,中資股債上季走資情況比當年嚴重,前者上月走資更逾450億元人民幣。
以前恒指確實試過連跌4季或以上,如2008年首季至2009年首季合共5個季度受累美國次按危機發酵並演變成金融海嘯,更遠就只能追溯至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和1973年的石油危機,兩者發生之前均有一波股市狂熱鋪墊。
中美審計有望傾掂
回到當下,中央上月「維穩」已令大市上季跌幅顯著縮窄,過去10年恒指亦有9次在4月份錄得升幅。中國證監會上周六再刊發《關於加強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之修訂草稿,就此諮詢公眾,矚目之處在於「堅定支持企業根據自身意願自主選擇上市地」,刪去原稿「現場檢查應以我國監管機構為主進行,或者依賴我國監管機構的檢查結果」,市場解讀為去年收緊境外上市的監管態度有所軟化,並為中美審計底稿爭端示好。
意博資本亞洲管理合夥人鄧聲興對港股後市相對樂觀,指港股最壞情況已經過去。雖然第一季港股接連受俄烏戰爭和疫情惡化衝擊,但隨着內地兩會後把重點放在推動經濟發展,暫時恒指有機會再上試23,000點水平。
光大證券國際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相信,在俄烏局勢、美國加息兼「縮表」、本地疫情及中美關係等問題還未明朗化下,港股本季表現仍不會太差,但大升空間也不多,預計恒指今季反覆整固,下半年表現或較好。
籲吸基建及績優股
就近月中國股債走資情況嚴重,溫傑相信,這未必代表外資睇淡中國市場,可能是投資者眼見俄烏局勢未明朗,加上美國或加快加息,避險情緒高漲,相信走資未成趨勢;現階段可部署分段掃貨,主要看好高息、受惠國策的基建股及早前業績表現亮麗的股份。
獨立股評人沈慶洪則預期,港股本月會延續上月的大幅波動,俄烏局勢、中美關係和美息上升等因素會繼續發酵,加上近期一度出現美債息倒掛情況,反映美國經濟衰退機會增加,不排除其後會成為壓低股市的理由,投資者宜「見步行步」。他料,恒指本月份再下試20,000點並不出奇,而向上反彈至22,600點已見阻力。
事實上,藍籌當中去年純利率勝過2019年及2020年者不夠10隻,權重甚高的科網股一律缺席。艾德證券期貨聯席董事陳政深認為,18,235點未必是港股上半年低位,投資者仍要保持戒心,原因是多隻重磅中資科技股的基本因素不佳,盈利動力不強,而且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恐加劇資金由港股流走,恒指再下試兩萬點大關的機會大,更悲觀的情況是上半年重返18,000點附近。
宜避開大型科技股
鄧聲興提醒,過去多年市場流動性充裕的環境勢將改變,恒指本月能否企穩23,000點以上仍有疑問,選股上可留意防守性較高的板塊,首選現金流佳和估值合理的股份,大型科技股等估值較高者宜避開,只宜短炒波幅,還未屆長線持有的時間。
歷年恒指4月份回報歷年恒指4月份回報
歷年恒指4月份回報
部分藍籌股去年毛利及純利勝疫前部分藍籌股去年毛利及純利勝疫前
部分藍籌股去年毛利及純利勝疫前
中資股債外資流向上季急劇逆轉中資股債外資流向上季急劇逆轉
中資股債外資流向上季急劇逆轉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