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剖析:科技推動可持續農業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藉此機會剖析如何改善水資源的運用,是讓整個糧食和水資源系統變得可持續的關鍵。
水是一項珍貴的資源,在全球人口持續增長且面臨氣候變化威脅的世代,確保有足夠的水資源成為了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挑戰。然而,在談及水資源問題時,不得不與糧食問題一併討論。農業所使用的淡水佔全球總量的65%,但目前幾乎有一半被浪費了,若要令糧食和水資源系統變得可持續,需以全盤策略應對。
致力減低水資源浪費
持續增長的全球人口數目,同時增加糧食系統的負擔。雖然灌溉可讓農作物收成較單純依靠降雨提升一倍,因此是其中一個解決辦法,但如何有效地完成而不會浪費水將是一項挑戰。
有助解決糧食問題
就此而言,科技將發揮重要作用。灌溉和排水系統方面的投資將需要增加,但單靠建造這些系統並不足夠。這些系統需要充足的維修保養才可有效地運行。另外,由於全球有不少地區的淡水供應有限,投資興建海水化淡廠亦將是關鍵。還有就是更先進的科技,例如利用土壤濕度探測器清楚得知農作物在甚麼時候需要多少水分。
現時預期整個水資源管理系統都將迎來龐大的增長需求,若可將近45%被浪費的水再循環使用,應有助全球糧食和水資源系統變得更具可持續性。
浪費的問題並不止發生在水資源之上,糧食的浪費問題同樣嚴重。當糧食遭到浪費,用以生產這些糧食的水資源自然亦不能幸免。
目前農作物從收成到接觸到消費者,過程中的損失比例達44%左右。在減少浪費這項難題上,科技再一次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
以更有效的方式利用水資源,固然是讓水資源系統變得更具可持續性的一個途徑。其他方法包括減少農業的用水量,而這可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實現。消費者很可能會是帶動這項改變的推手,而非食物生產者。
人們已愈來愈清楚,畜牧業所需的土地資源十分多,特別是飼養牛隻的用地。
除此之外,牛隻亦是食品行業排放大量有害氣體的原因。生產牛肉的淡水用量往往比生產其他類型的蛋白質(如豆類食物)要高。這進一步凸顯出為何水資源問題應與糧食問題一同解決,而不能獨立看待。隨着需求增長,兩個系統都需要努力向着更可持續的目標邁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